经过林灵素的开导之后,皇帝赵佶决定召见赵构,想听听赵构的想法。
传旨太监,到康王府传旨,让赵构即刻进宫面圣。
赵构交代高宠等人几句,让他们不用担心。
高宠还是担心的说道:“三弟,要不我陪你进宫。”
赵构摇头说道:“这是我与父皇之间的事情,再怎么说,我也是他亲生儿子,相信他不会对我怎么样。”
高宠拗不过赵构,只能留在康王府,赵构一人跟随传旨太监进宫。
很快赵构见到皇帝赵佶,还有林灵素。
赵构拜道:“儿臣拜见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迫切的问道:“赵构,朕问你,你是否有叛逆之心?”
赵构错愕,然后微笑说道:“父皇说笑了,儿臣是父皇的儿子,怎么可能有叛逆之心呢?”
“那你为何未经朕的允许,私自招募五十余万大军?又为何未经允许从幽云前往江南,而且还私自放走叛逆方腊?”赵佶怒道。
赵构无奈的说道:“父皇可是有允许儿臣招募兵马的,当年儿臣出兵河北田虎时,向父皇请求拨发兵马,父皇让儿臣自己招募。而且父皇任命儿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江南战事受阻,儿臣前往江南亲自指挥大军,这没有什么错吧?至于放走叛逆方腊,儿臣是这样想的,方腊能力不错,可以让他征讨琉球岛,日后儿臣再让韩世忠领兵征讨方腊,那不是可以让琉球岛归大宋所有吗?儿臣不觉得为大宋开疆扩土有什么错?”
“好,就算你所说这些都是对的,那你为何将手下亲信管制河北诸路各州县呢?”赵佶问道。
“如今虽然平定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但北方有更强大的敌人,那就是正在崛起的金国女真人。儿臣这样安排,是想让五十余万大军更好的抵御外敌。”赵构说道。
“荒谬,如今我大宋与金国乃盟友关系,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辽国契丹人,如今辽国契丹气数已尽,所以大宋不需要样这么多兵马。”赵佶喝道。
赵构失望的摇了摇头,赵佶怒道:“难道朕说的不对吗?”
赵构摇头说道:“我大宋与辽国交战百年,输多胜少。所以说我大宋的战斗力最多与辽国持平,而金国女真族可以把辽国契丹打得落花流水,将近灭亡。足以证明金国女真人的强大。如果辽国被灭,金国女真族的铁骑会放过富裕的大宋吗?”
“一个国家的强大,来自于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否强大,因为没有强大的战力,如何抵御外敌的侵略呢?大汉为什么强大?因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犯汉者,虽远必诛。”因为有强势的汉武帝和霍去病、卫青、班超等人存在。唐朝为何强大?因为强大的军队,使外敌诚服。”赵构激动的说道。
“所以大宋要想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军队,征讨一切敢于犯大宋的外族。而日后我大宋最大的敌人将会是金国女真人。”赵构坚定的说道。
“太祖皇帝留下遗言,不能使武将掌权,因为那样容易被武将反叛,历朝历代皇帝也是扬文抑武。难道说列祖列宗都错了吗?”赵佶喝道。
“先祖对错,儿臣不敢妄自评论。儿臣只知道时代不同,必须有不同的方法……”
“够了,朕只问你一句,如今朕让你放弃手中的兵权,安心做你的王爷,你可愿意?”赵佶喝道。
“唉!”赵构无奈的叹了叹气。
赵构知道如果自己放弃兵权,手下五十余万大军将会撤销大半,然后再被瓜分,忠心于自己的那些将帅也不会得到好的下场。
那样的话,靖康之耻将会重现,大宋百姓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灾难。
“来人,将赵构拿下。”赵佶见赵构不回答,那就是默认不愿交出兵权,所以下令埋伏好的内卫擒拿赵构。
从大门和屏风后跑出百余内卫,将赵构团团围住。
赵构没有半点害怕,只是觉得很无奈,于是说道:“父皇可想好了,儿臣一旦出事,儿臣手下五十余万大军将没有人能够控制得住。要知道他们大部分都是叛逆、山贼、草寇出身。”
“孽畜,你敢恐吓朕?”赵佶大怒。
“儿臣没有恐吓父皇的意思,儿臣只是称述一个事实。儿臣一人死不足惜,只是儿臣死后,大宋将永无宁日。”赵构无奈的说道。
这时林灵素站出来,对皇帝赵佶说道:“陛下,燕王殿下也只是为了大宋着想,并未有反派之心。微臣希望陛下网开一面,放过燕王殿下。”
其实刚才赵佶被赵构的话吓到了,如今林灵素给他台阶下,于是摆手让内卫退下。
内卫退下之后,气氛有些尴尬,这时一个太监急忙走进来,拜道:“启禀陛下,金国使者求见。”
赵佶摆手让太监退下,然后对赵构说道:“构儿你先退下,你的事情容朕再好好想想。”
赵构只能先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