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志豪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人离开了。
李荀看着一脸悠哉的李泰,点了点头。
受到鼓励的李泰也是高傲的仰起了脑袋。
李荀看着他这般模样笑了。
他去将大门关上,看了看外面,只看见一堆灰溜溜而走的人。
正准备回去的时候,李荀突然看见了地上有一张纸。
捡起纸打开后,李荀想了想之前站在这个位置的人,忽然皱起眉头。
“这个位置我没记错的话是刘一长的位置。”
打开纸张一看,李荀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
“公子说,突厥王爷阿史那无敌也要来了,具体时间未知,但是可以肯定也就在这天。”
听到这个名字的李荀淡然的皱起了眉头,因为实在是太陌生了。
李荀看着这个名字笑了起来:“阿史那无敌?我倒要看看你有多无敌。”
突厥王爷回来,李荀自然是想到了,如今突厥分为了两股势力,谁先获得大唐的支持谁就能完成对突厥的统治,这能不来吗?
所以李荀对此还是很认真的。
但是他也没有多放在心上,反正现在的他只想安安稳稳的种地,只要事情没有找到他,他就只要安慰的种地就行了。
李荀带着这种情绪,满心欢喜的睡觉去了。
今晚李荀又做了一个美梦。
但是有人却是睡不着了。
那就是阿史那志豪。
他们回去的时间太晚了,卧龙居的大门已经紧紧关闭了,最后阿史那志豪只能躺在马车里。
至于其他人吗,则是在外面受冷。
好在天亮的早,阿史那志豪才能一行人不用受整个晚上的大风吹。
第二天李泰也是回去了。
他将李荀的方法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听也是瞬间明白了。
他只感觉李荀的手段之高。
李世民这几天也是安稳的过着。
但是几天后,突厥王爷来了。
与突厥公子阿史那志豪不同。
突厥王爷阿史那无敌是光明正大的来的。
这一下就足以见得如今在突厥,谁的势力大了,毫无疑问就是王爷阿史那无敌的。
他来的时候是光明正大的,先是递交文书,在车队经过了检查后,他领着十几辆马车进了京城。
这里面全是献给李世民的礼物。
至少阿史那无敌是这么说的。
阿史那无敌摸着他的大胡子,看着周围的大唐子民说了一句突厥语:“总有一天,大唐这肥沃的土地会变成我们的!”
他说的声音不大,还是害怕被听见,哪怕他说的是突厥语。
随后他们这一群人就被安排到了京城的驿站里。
享受着最高的待遇。
李世民自然是早就收到了消息。
这几天其实他也一直在考虑。
让突厥王爷与突厥公子打起来,大唐两边买物质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突厥人生性阴险狡诈,要是打到一半没钱了,势必会破坏大唐的边境。
毕竟哪怕之前大唐边境有重兵把守也是尝尝被侵扰。
所以这些天他就是在想这个。
所以他觉得李荀的方法还是有待考证的。
想着想着他就越发的感觉不对劲了。
随即就叫来了魏征。
魏征来到了御书房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
“皇上,今天的京城好生热闹啊!”
李世民皱起眉头:“噢?为什么?”
“突厥王爷阿史那无敌来了,他的出现可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为了安全,看了他们很久,检查了他们的物质很久,在发现没有杀伤性武器
后才放心的回来的。”
“听你这么一说,看来突厥王爷如今的势力可是比突厥公子要高的咯?”
魏征一脸深邃的看着李世民笑道:“皇上,不止一般的高啊,要是没有猜错的话,他绝对是大头。”
李世民点了点头,“李荀给的意见是可以,但是他没有想过一种情况,大唐的边境实在是太大了,突厥人生性狡诈,在我支持他们内耗后,要是
有一方觉得亏了,绝对会对我们的边境进行侵扰的,到时候我们要是分散了兵力去应付,那不就意味着我大唐的边境的防守就弱了吗?”
魏征也是想到了这点。
“是的皇上,所以现在该怎么做?”
魏征其实是想让李世民找李荀去做事的,但是他认为这个时候需要李世民来处理。
李世民想了许久。
突然想到:“如今李荀是咱们大唐的子爵吧?”
魏征自然是点了点头。
“哼,他这这个李荀,空有爵位却给我出了这么一个鬼主意,不行,觉得不行,来人啊,叫李泰来!”
与世无争的李泰还在自己的寝宫专研种地之术,因为他很想知道李荀为什么这么爱种地!
他看着看着,王公公就来了。
看到王公公的时候他就感觉坏事来了。
果然,王公公一开口就让他皱起了眉头:“四皇子,皇上叫您呢!”
李泰无奈,只能放下书,跟着王公公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李世民一脸深邃的看向了李泰。
“李泰啊,你去告诉李荀,如今突厥王爷来了,我要是分开买物质给他们,那么我大唐边关是比不得安宁,你去告诉他,他一个子爵,不为我大
唐考虑为谁考虑?”
“你叫他想一个安全的策略来,因为朕的见一见突厥王爷以及突厥公子了!你记住越快越好,要是想不出来,那就让他带着着你一块儿种地!一
辈子的那种!”
李泰倒是无所谓,如今的他没有啥心机,就像跟着李荀过神仙日子呢!
但是李世民交代他的,他还是会照做,只是他真的期待李荀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那样他就能每天吃李荀炒的菜了!他是真的高兴的要死。
只不过他吧这份高兴给压住了。
直到出了皇城他才在马车里面笑起来。
他感觉神仙日子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李泰已经管李荀教荀哥了,不再觉李荀李大人了。
李荀倒是不在意,只是嘱咐李泰,让他别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就行了。
李荀这几天很高兴,因为他的耳旁终于能够安静下来了。
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就在他觉得今天也会是高兴的日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