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雨水渐渐丰沛起来,地里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得翠绿翠绿的,特别肥硕。女孩妈妈在包谷地里撒下的菜种长势极好,一旁的佛手瓜藤探头探脑地爬满了瓜架,悄悄地将花苞从叶子里伸出来即将开始招蜂引蝶。雨滴滴答答地敲打着瓦片,落在地上又旋即绽放,女孩向远处望去,有一种书上所说的烟雨蒙蒙既视感,烟雨以及覆在雨中的瓦房,女孩觉得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应该就是这样。
女孩爸爸生病了,妈妈要去爸爸工作的地方照顾他,估计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女孩和哥哥就交由奶奶照顾。早上女孩和哥哥都要上学,家里的猪,鸡,狗就只能由奶奶来喂,下午就由兄妹俩解决。奶奶没有手机,起床全靠鸡打鸣。鸡鸣第一声大概三点半左右,第二声四点半左右,到第三声的时候就是五点,越近天亮,鸡鸣声越频繁。妈妈怕俩兄妹睡过头,就让他们去奶奶家睡。第一天一早奶奶听到很多公鸡都打鸣了,赶紧叫醒俩兄妹,以为过六点了,女孩和哥哥没有听到朋友的声音,以为他们已经走了,便赶紧洗漱去了学校。兄妹俩到学校的时候特别安静,整个学校就只有路灯亮着,女孩和哥哥各自回自己的教室,女孩看到教室里的钟表时针指在五点,是奶奶误判了时间,结果女孩只能一个人孤零零的在教室里等到六点钟同学们来教室。女孩坐着坐着便睡着了,只到女孩朋友推开教室门,女孩才被惊醒。
女孩和朋友解释了半天才让朋友气打消了。今天早读是语文,两个女孩又开始了你追我赶的背诵课文,但多数都是女孩领先于朋友。两个女孩读书声很大,隔着老远就能听见,班里男生的声音都比不过她俩,而且两女孩背书速度很快,每次背完一篇后不到一会又能看见她俩先后排着队,导致其他同学都来不及找老师背诵。老师无奈,只好限定两个女孩背书的次数,后来女孩和朋友为了减少找老师背书次数,于是决定一次背几篇,这样效率仍然没有减少 ,每每女孩和朋友背诵完了全部,而多数同学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背完。
女孩和朋友在生活中是好朋友,互相帮助,在学习亦是如此。两个女孩齐头并进,学习上你追我赶,所以两人成绩都极其优异,但是不同于朋友的谦逊,女孩更容易骄傲一些。
第三节是数学课,女孩今天要学习的是用未知数解决问题,算是进入新一阶级的学习。数学老师人胖胖的,表面看起来凶巴巴,实则是个特别温和,又好相处的人,尤其笑起来还憨憨的,班里的学生也都特别喜欢他。班里的同学都是同一个少数民族,恰巧数学老师也是,所以每每上课数学老师都是有时说普通话,有时说民族话,学生们也就更容易听懂。女孩班级数学成绩好,即便和镇上的小学比,也时常可以位列第一二。
学校里的学生可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学校。由于午睡时间不长,即便回了家有些学生也不睡觉,下午课反而打瞌睡,所以学校统一让学生们在教室里午睡,午睡期间有老师巡视,每个同学都要趴在桌子上睡觉,保证下午不会打瞌睡影响学习。而午睡的时候女孩一般都会拿几件衣服当枕头,这样趴着睡也就舒服一些。
由于大部分时间女孩都有朋友,同学陪伴,即便妈妈不在家,女孩也不会觉得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