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萧私吞军械一事,楚乔提出可能是有人冒名顶替的。但薛致冷并不买账,军械丢了总得有人承担后果。
楚乔见薛致冷执意行刑,只好同贺萧一起跪下,声称手令是宇文玥亲手交给她的,她才是弄丢手令的人。
薛致冷又不傻,自然不信她的话,他的威严受到挑衅,冲动之下竟然打算连同楚乔一起惩罚。
楚乔敢出头,自然是早已想好了对策。
她是大梁萧策太子的救命恩人,萧策也已经为她向皇帝请功,只不过现在皇帝旨意还没有下来而已。薛致冷闻言,虽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暂时收手。
其实,手令在薛致冷手中,他提走那批弓箭想牟利,又想趁机除掉贺萧,但现在冷静下来,薛致冷总感觉是有人在给他下套。
不过也不打算就此放过楚乔和贺萧,先让他们跪一天再说。
烈日炎炎,楚乔本就有伤在身,跪的时间长了,她越来越支撑不住,昏倒在地。
第二日醒来发现床边守着的正是萧语。
萧语楚楚,你醒了?
楚乔嗯,昨天是你带我回来的吗?贺萧怎么样了?
#萧语当然是我带你回来的啊,不然还能有谁啊?
#萧语你放心啦,本公主一出马,万事搞定啊。
楚乔那就好。遭了,昨晚我没回去。
楚乔燕洵该担心了,还有欢欢,谢谢你啊,我先走了。
另一边,楚乔一夜未归,燕洵担心不已,不顾仲羽阻拦想要去找她。
楚乔在这时走进来,看到她安然无恙,燕洵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楚乔提起秀丽军,她在军中的日子,切实感受到了秀丽军对燕北的衷心和想回到燕北的渴望,她希望燕洵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楚乔都这么说了,燕洵答应晚上见一见秀丽军燕北将领。
在那之前,燕洵警告仲羽不许再利用楚乔做任何事,别以为他不知道,是仲羽偷了贺萧的手令交给了薛致冷,接着让楚乔去救贺萧成为秀丽军的恩人。
到了约定的时间,燕洵见了秀丽军副帅贺萧和左右都尉葛奇、乌丹瑜。
燕洵痛斥秀丽军当年没有同燕北并肩作战,而是穿上了敌人的战袍,站在了敌方的队伍。
不过既然当年他们也有苦衷,并且有悔改之心,燕洵当即原谅了他们,准许他们与他一起返回燕北。
走在回营的路上,贺萧三人都觉得事情太过顺利了一些,燕洵当年家破人亡,又经历了九幽台惨事,这是滔天的仇恨,岂是那么容易原谅的。
楚乔听出他们话中对燕洵的不信任,贺萧也不反驳,他要带领秀丽军的兄弟们返回燕北就要对他们负责任,燕洵的态度至关重要。
楚乔告诉他们燕洵不会出尔反尔,有她在也不会让秀丽军吃亏。有了保证,贺萧放心多了。
兰淑仪的儿子被宇文怀私自带出宫,自从那日被兰淑仪拒绝了之后,宇文怀就一直怀恨在心,是他把兰淑仪弄进宫的,现在她想翻脸不认人,没门,把她最在意的儿子弄出宫就是想给她点颜色瞧瞧。
兰淑仪最在意的就是儿子,她急忙派人去请于文怀进宫。
宇文怀本来是要去见她的,但半途中遇到皇帝传召,直接去见了皇帝。
皇帝叫了宇文怀和赵东亭一同前来,给了他们一道密旨,并告诉他们在公主大婚当日才能打开。
宇文怀重新受到重用,他也不用眼巴巴的等着兰淑仪为他说好话了,从大殿出来后,直接回了红山院。
兰淑仪得到消息,心急不已,甚至打算私自出宫去见宇文怀,但她毕竟只是淑仪,还有一个赵婕妤虎视眈眈,她只要出一点错就会被抓住不放。
在贴身侍女的再三阻拦下,兰淑仪只好放弃出宫的念头,静观其变。
萧策和你要走了,楚乔来见你,结果萧策见到她一脸开心。
楚乔因为前几日的遇袭,我不放心你侍卫的能力,萧策!你就从这个名单中选择护你离开的人吧。
名单上的人十二岁到八十岁不等,却都被楚乔夸得英勇神武,也真是难为她了。
萧策本就是狐狸一样精明人,他知道楚乔想让他选谁,元彻。
元彻带兵打仗样样不俗,有他在长安,燕洵出逃只会更难。而萧语对楚乔的意见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同一时间,元彻在骁骑营里,分析着宇文玥被突然调进宫中任职的原因,恐怕是着了别人的道了。
楚乔燕洵该担心了,还有欢儿,你一定要保重,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