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沈泽五岁了,到上学的年纪了。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开始学武术才对。因为在沈泽会说话之后,他就表现出了他出众的学习能力。还记得那天,沈连回家备课,坐在餐桌上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一篇超长的课文,那篇课文叫做《沁园春·雪》。因为要给高年级的学生上一次课,所以必须要把课文背出来才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俱……俱什么?”沈连把头埋在餐桌上,双手胡乱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已经一个小时了!脑海里现在都是那么几个字,明明已经读得不能再熟了,可为什么总是背不出来!
坐在一旁的沈泽看着他,张大了嘴说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响亮的声音令沈连吓了一跳。没错的,这清脆且显得不自然的说话声只能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沈泽的。他吃惊的望着不远处坐着的沈泽,那时他才三岁,话刚说流利。
沈连脸上的笑容顿时泛滥了,笑容里全是惊喜。他把椅子挪到沈泽的面前,期待地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下一句呢?”
沈泽看着沈连的眼睛,大声的说:“望长城内外,惟徐莽莽。”
沈连看着沈泽认真的样子,被逗笑了,“是‘惟余莽莽’,不是‘惟徐莽莽’哦。”
“惟徐莽莽。”沈泽看着沈连的眼睛,声音更大了。
“哈哈哈……”沈连笑着低下了头,用右手摸摸沈泽的脑袋。这小家伙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
本来是要写男主和女主相遇的阶段的,但是因为要写明男主的文科优势,所以就不知不觉地写偏了。本来在我原来的预想中是两三句话就带过的,因为途中想到了一些趣事,脑袋就渐渐不受我的控制了。全是小时候的一些事,就记得五年级的国庆节,我姥姥他们一家从郑州来无锡玩,一家六口,包括只有三岁的小弟弟(三岁还是两岁已经不确定了,就记得当时是抱在手里的。)到了我们家,大人们坐在客厅聊天,小孩们则在我的房间里给他们看我的宝贝。就在我出来拿东西的时候,听见姥姥在说:“老二是很聪明的,他现在已经会背《沁园春•雪》了。”下一秒,舅妈接过话茬说道:“是啊,那时候我也很惊讶的。我在一边监督老大背书,老二就坐在我身边。老大背了好久都不会,突然老二会了。”
刹那间,我的心里受到一万点暴击啊。遥想当年,我也是一个苦命的背书郎。那个《沁园春•雪》更是苦恼了我好久,还记得当时是分两天背的,每天背一半,到了第二天还要默。现在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段明明背了好久,明明那个时候都可以背出来了,但就是默写的时候,忘了😭真的是,郁闷啊!现在告诉我,三岁小娃娃就会背《沁园春•雪》了,而且背的还挺溜,玩似的就背过去了,真的是不得不感叹我连三岁小娃娃都不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