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那鱼味散了,李长乐小声提醒,叱云欢才敢把帕子拿下来。殊不知这楼下,叱云南恰好在此时离了去。
叱云欢让殿下见笑了。
拓跋翰无妨,世人都有喜恶嘛【稍微侧头,看着江左】你就起来吧,下次要注意些。
江左……是。
这分桌用膳是礼仪,到了醉霄楼,却是把每个人的几案凭凑起来,围城一个U形的圈,中间那处空着,是富家子弟取乐用的,具体干什么可就不好说了。拓跋翰单独一桌,拓跋翰做尊位,左侧是叱云欢和李长乐,右侧做李常茹李常喜。有种左拥右抱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只可惜,李常喜光顾着吃,李常茹、李长乐心系他人,对东平王没什么兴趣,叱云欢也是心不在此,一时间他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些尴尬。
李长乐又打了打叱云欢,叫她回神。
叱云欢才笑了笑,取了杯茶喝。
拓跋翰不知何时二姑娘愿意到东平王府一叙?侧妃想家人想得紧。
叱云欢可是大姐不是前几日才归宁吗?【想家人可能,绝对不会想她叱云欢就是,现在叱云歆巴不得叱云欢死吧?】臣女和大姐相处,臣女嘴笨不大会说漂亮话,还是不去给大姐添堵了。
拓跋翰本王倒不这么觉得【感觉到叱云欢在拒绝自己,便道】不过再过些日子天气凉了下来,二姑娘身子弱的确不好走动,倒不如等开了春,带上叱云家的小公子,一道来东平王府做客?
叱云欢好【她想着让叱云北早些接触了皇族人也好,按照年纪算,叱云北是等陛下驾崩,新君上位之后年龄才差不多可以入朝做个官员,便是先接触了东平王,日后不管叱云家扶持的是哪位,东平王至少是日前几率最大的一个。】
她突然有些烦闷,一个异母的姐姐罢了,难为她年纪轻轻,管的倒是比亲娘还多。
此刻的叱云北,正被齐桓管着看书。
幼年叱云北夫子。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此句为何意?
齐桓【先是解释了一下意思】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小公子且看整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若是未来小公子也如叱云南大将军那般上沙场,便要如此。
幼年叱云北打仗不是只要拳头硬,刀快就行了吗?【他一直觉得能从战场活下来都是靠的拳头和刀剑】
齐桓的确,这拳头和刀剑重要,只是一个将领,除却武功,头脑也十分重要,否则如何排兵布阵?纵使一个将军有三头六臂,也断不能一人对付十万大军吧?靠的却是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头】
幼年叱云北那每人都把功夫练得好不就是了?
齐桓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做将军了?小公子啊,这将军是要能够带领所有人取胜的。
叱云北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继续看书了。
齐桓暗吐出一口气,这小公子,鬼机灵归鬼机灵,到底还是个孩子,想法难免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