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迎来了新的一周,玥、莲、琳、肖和颖儿开始周一到周四每天下午去音乐教室学习。
第一天,施老师给她们五个人一人一张歌谱《踏雪寻梅》,带着她们五个唱谱。
“你们试着把口腔打开,像打哈欠那样。”
施老师希望大家能用头腔发声,于是开始一对一指导并示范。
“发啊的音,让音从共鸣发出,眉毛之间会有一种被东西顶到的感觉。你们都是看看。”
说着施老师开始按do、re、mi、fa、so、la、si、do让她们五个一个个模唱。
很快颖儿率先学会了这种感觉,施老师见了满意极了:
“你很有天赋,试着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颖儿听了有点胆怯,她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发出来的,于是重复了一遍老师之前说的:
“打哈欠的感觉。”
施老师见了,笑了笑,也知道了颖儿其实不太知道怎么表述,没有为难她,而是继续教大家。
很快琳和玥也可以用共鸣发声了,施老师同样问了她们这个问题,琳回答道:
“感觉音从头顶发出,很亮的那种感觉。”
玥回道:“感觉是在打哈欠的基础上将音亮出来,会让所发的音变高变准。”
施老师满意的点点头,继续教着肖和莲。
肖看到颖儿第一个学会就已经很不爽了,没想到琳和玥竟然也学会了。可是她就是没法将音提上来,怎么都是从嗓子出来的。
莲则是没有这一份天赋,但是她本身的音准就不差。
最终施老师改让肖和莲用腹腔发声,
“先深吸一口气,小肚子绷紧。把气向下压,压到丹田。吐气时,是用小腹的肌肉向内压,将丹田中的气压出来......
来,你们仨也试试,之后更擅长用哪种就用哪种,反正多学只会有好处。”
于是我们仨也加入了腹腔发声的练习。琳和玥很快又学会了。
颖儿不太懂得怎么把气灌进去,始终没有办法做到腹腔发声。
施老师看了鼓励道:
“没事的,你会头腔发声已经比别人厉害了。这个不会也没关系。别太在意。”
颖儿点点头,不再纠结于无法腹腔发声。
而肖和莲也慢慢的学会了腹腔发声。
之后施老师带着大家用头腔、腹腔唱《踏雪寻梅》的乐谱。
很快就六点了。也不好把孩子们留得太晚,于是施老师说道:
“你们回去之后可以多练习用头腔或者腹腔发声,如果家里有琴的也可以边弹琴边练习,没有琴的可以去网上搜索《踏雪寻梅》的伴奏跟着哼唱。
这两天主要是把乐谱先认全了,之后我们在来将歌词串进去。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时间很充足,音乐课上也会带你们练习。
当然如果可以,还是希望你们这周五也能有空过来练习,那样会有更多的时间。
最后,这一个月,不要吃上火的东西,少说话,多喝水,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好吗?”
“好的老师。”莲、琳、肖分别说道。
颖儿点点头以示回应。
“考试,我前几天问家人,她们很支持的,周五应该也是可以练习的。”玥回道。
“可以,那周五就也来练习!加油!早点回去吧!”
施老师说完带着大家一起走出了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