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宗跑了好一会,见没有人追赶他,松了一口气,又自顾自的走回了五班的教室。
一路上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把宗当成傻子,不然你突然跑那么快,后面有没有人。
而后又一副没事人的走回去了,不是傻子是怎么回事?
而宗回到班级,发现所有人都没有搭理他,只好默默的坐回了座位上,这个事情也就就此告一段落了。
......
日子一天天过着,又是一节语文课的到来,同学们现在越来越喜欢上严阿婆的语文课了。
因为,五班的孩子现在只要遇到严阿婆要求要朗读课文,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改编课文。
而且是要多离谱有多离谱,而每当改课文的时候,严阿婆的眉头就会紧紧的皱着,好像在疑惑着什么,可是严阿婆又从来没有说过什么。
可能她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吧,毕竟五班的孩子改的都是细节上面的问题。
这不,今天上的语文课是《再见了,亲人》。
这篇课文叙述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
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因此,在众多告别场面中,有选取了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然而,五班的同学把里面的所有关键人物都提去了出来,而后全部用反语的方式加以改编。
开篇第一句话: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泱在读这句话时他很神奇的读成了:
“大娘,不要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不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合眼了。”
同学们原本正在正常的朗读着这篇课文,泱的出入很快让同学们跟着跑偏了。
可读完以后,同学们也后知后觉的发现了不对劲,有的控制不住的同学开始哈哈大笑起来。
可是这还没完,第二句: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这一次不止是泱,四大金刚也顺势加入了进来,完美的改成了:
“您这么小年纪,不能支持得住吗?快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点头呢?难道您不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会的。”
念到这里,严阿婆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什么玩意?你们在读什么玩意?怎么越听越奇怪?
可是,严阿婆依旧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时不时听到的笑声吸引了严阿婆的注意。
她抬起头来,扫视了一下五班同学,为了不打断正在认真读书的孩子,严阿婆并没有出声制止。
但是,五班的同学看到严阿婆抬头后,笑的同学开始收敛了些,要是被发现了可不好。
于是,有的偷偷的低下了头用书本盖住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