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民间的那些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校园鬼故事  民间鬼故事   

护法(一)

民间的那些事

民间的法教师傅,经常会为自己的法坛收兵。

这个兵是民间师傅的叫法,顾名思义,兵指法坛上的代办事、行法、查事、护法的兵将。民间法教师傅的术法是否灵验,与自己法坛上的兵将有直接关系。

这个兵将通常成分复杂,可能是有修行的动物,也可能是已经过世的法教师傅,或是生前非常强势的战争中的将领。

通常,法教师傅会用令牌、或者一个装满石灰和兵符的坛子、也有时候是临时写好的硬纸牌位当做收兵的载体,通过招兵的法事让兵将依附于这些器具中,摆在法坛下面,每日焚香供奉。

若是不小心将器具损坏,兵将便会趁机跑出来,所以平时都会小心翼翼地安置这些收兵的器具。

平时,这些兵将也会在法教师傅身边“执勤”,担任“保镖”的角色。如果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去演绎法教师傅,其实最贴切的便是“死灵法师”。

前段时间,给我庙里送香烛钱纸的陈和友到庙里来找我,我问陈和友什么事?

陈和友说,昌慈大和尚你认得么?

陈和友平时给市内、市郊的很多寺院道观送香烛钱纸,与诸多庙祝、方丈、住持关系交好。

市内有一个很大的寺院,昌慈大和尚是这座寺院里出了名的有德高僧,前几年刚升任了寺院住持。但我这里是个小庙,平时也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很少有拜访交流。

我说,认得,但是从来也没去寺院里拜访过,平时生活中没什么交集。

陈和友说,是这样的,昌慈大和尚那寺院的山下面,以前有个社庙,几十年前这个社庙被拆了,里面的坛坛罐罐全部打碎了,但是社庙里面以前收的一坛兵马无所依附,总在附近骚扰山下的乡亲们,昌慈大和尚心地还是很善良的,发了慈悲心,想找师傅帮忙去把这些事情都处理一下,托我找一找能做这个的师傅。

我说,那昌慈大和尚确实很有慈悲心啊,能抛弃这个门派之见,令人佩服。

以前经常有佛道之争,大家现在都尽量回避这个话题,但回避只是表面上不起冲突,现实生活中确实也存在一些小矛盾小摩擦。

陈和友说,昌慈以前还是接触过不少民间的法师和道士的,大家也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我知道你也不会因为门派之见去跟人起冲突,昌慈大和尚也是很开明的。你看看你这边能不能做,能做的话,我就把你介绍给昌慈。

我说,这个事情我接了,人家都这么热心了,咱们也得帮大和尚了结这一桩心愿啊,不过还得去看看具体情况怎么样。

陈和友说,那是自然,到时候我直接从市里喊蒯三海一起过去。

我说,行,那就约晚上见面,一起喝喝茶,你跟昌慈大和尚说一下,他们那边请几个被骚扰的乡亲们一起去,我问问他们。

陈和友答应了,就开着他那辆平时送钱纸的五菱走了。

我在庙里吃过晚饭,打电话给师弟易老萌,问他有没有空帮我一起做事,易老萌一听有外出的事做就来精神了,忙问我是什么事情。

其实易老萌只是喜欢凑热闹,找一些新奇的见闻。

我说,现在正要去打听呢,就在市里,要不你来接我?

易老萌贼兮兮地说,你还不就是想让我去接你嘛,还故意勾起我的兴趣来。

我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回头做事你也得搭把手。

挂了电话过了一阵儿,易老萌开车到庙里来接我,我心想反正也挺晚了,今天应该不会有人来烧香了,就锁了庙门,让庙里平时负责杂务的张财溢跟我们一起去。

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寺院所在的山下,那是一间很大的茶室,估计也是平时信士们聚会的地方,茶桌周围能坐下十五六人,厅里有供奉释迦牟尼佛像,雕工非常精美。

我跟易老萌、张财溢一起进门,看到一个笑眯眯的挺年轻的和尚坐在主座,七八位乡亲围着茶桌坐着聊天,陈和友、蒯三海也在。我猜想这应该就是昌慈大和尚了,拱手做了个揖,大和尚也朝我双手合十还了礼。

昌慈和尚招呼我们仨人坐下,然后他熟练地拿出三个茶杯,用开水烫了烫。把茶壶中剩的茶水茶叶倒掉,也用开水洗了一下。转身开了一包新的茶叶,倒入紫砂壶里,用滚烫的开水洗茶、泡茶,倒入茶杯后递给我们。

陈和友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赵师傅,这是他师弟易老萌,还有这是庙里的张师傅。

说着,陈和友分别朝我们伸过手引荐。

陈和友又虚指了一下大和尚,说,这是释昌慈法师。

我俩又互相行了礼,客套了几句。

陈和友面向乡亲们,朝我说,这是山脚下纸扎铺子的乡亲们,他们家里算是因为这个事闹得比较麻烦的了。

我说,昌慈法师有大慈悲心,我这次来也一定尽力帮忙,我先跟乡亲们聊一聊,看看情况。

昌慈和尚欣然同意,跟我介绍了一下乡亲们的姓名。

其中有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陈大哥,是事主的小儿子,在这几个乡亲中是最年轻的了,还有陈老伯,是事主的弟弟,今年也有快八十岁了。

我就问陈大哥,这么多人你一句我一句也说不清,您这跟我大致讲一下这事的来龙去脉吧。

说着,我拿出刚买的一盒“芙蓉王”烟,给诸位乡亲们递了烟。

陈大哥接过烟,点燃了,吸了一口,想了一会儿,说,这事可能有六十多年了,一直也没解决,市里的,郊区的师傅,我们都请遍了,没一个能解决。

我说,那陈大哥,你先不着急啊,慢慢来,重头说。

陈大哥缓缓道,我母亲二十多岁的时候,下面那个社庙拆了,我们家就在社庙旁边,离社庙最近的一家,拆完那个庙可能不到一个月,就觉得我母亲不对劲了,那时候我还没出生,这都是我父亲跟我讲的。

我说,不对劲是说生病了,身体不舒服,还是说……

陈大哥说,那时候就开始经常中邪啦,说些奇奇怪怪的话,还有时候跑到别人家里去,但回来以后又不记得说了什么话,去了谁家里。

我说,就这样一直持续了六十年,都没好?

陈大哥叹口气说,我妈妈今年八十六岁啦,就一直这样。

我说,是每天都会不对劲吗?

陈大哥说,听我父亲说最早是每两三天发一次,后来请了个湘乡的挺厉害的师傅,师傅说是给它送走了,好了一十二年,这一十二年里面没有再犯过,我也就是这时候生的,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又开始犯了,这回就很重了,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犯。

我又问,这次犯病是什么样的?

陈大哥说,也是经常跑到别人家里去,还有几次是把家里放的酒拿出来,直接在地上一磕,把瓶口磕碎,喝下去以后还把瓶子咬碎吃进肚子里去。

我说,吃酒瓶子?

陈大哥说,是啊,瓶子就直接咬碎了,咔嚓咔嚓的,咬碎了咽下去了。

我说,那这个太凶了啊,肯定是有精怪,普通人吃下去还不得把胃割坏了?

陈大哥说,那肯定是精怪啊,吃完了肚子也不痛,结手的时候也没看见玻璃渣子。

我说,还有呢?

陈大哥说,还上蹿下跳的,那一下能跳一人多高啊,还有时候还吃碗,家里的碗有豁口的全被她吃了,就跟吃酒瓶子一样,用牙咬碎了直接咽下去。

我说,这个碗吃下去也没事,结手的时候也没屙出来?

陈大哥说,是嘛,就是奇怪嘛。

我突然觉得这里面有点不对劲,就问陈大哥,你刚才说你母亲发病的时候,还经常去别人家里,你母亲虽然不记得了,但是邻居应该知道,你母亲这段时间做了什么?

陈大哥说,我们也去邻居家里问了的,有时候是这家人有人生病,我妈妈去给人开药方。

我说,那这事还透着古怪啊,她去给人治病,说明这个精怪不坏啊,还帮人开药方。

陈大哥说,那不能这么说叻,正邪不两立啊,它是个精怪,得把它赶走才行的叻。

我说,那她平时发病的时候,跟你们说话吗?

陈大哥说,说,会说话的,都是我们骂它。

我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们跟它好好商量过吗?

陈大哥很坚决地摇摇头说,商量什么,没商量过,邪怪过来作祟,不跟它商量。

我说,所以,你们请过来的那些师傅,没有一个跟它商量过,全是上来就打?

陈大哥点了点头。

上一章 骷髅坟地 民间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护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