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
汉字集聚着浓浓的古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汉字虽小,却极具意境之美,汉字不仅美在它独特的造字结构,更美在其蕴含的丰富内涵。
问:在门外问询
古时,一位进京赶考的书生负笈而行,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流下,神情疲惫不堪,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的感觉,也许是一路的劳顿让他感到又饿又累。他遇见了一户人家,强忍着饥饿和劳累坚持走到了那户人家的门口,那户人家有门楼,门是老式的木质门,上面的漆已经掉了许多,门上面还有铜质的门环,已经上了锈,变得斑斑驳驳,那位书生登上台阶,轻叩门环,一位虎头虎脑的男孩从门里走出来,书生上前问话,只见那个男孩随手指向前方,嘴中还嘟囔着什么,书生礼貌地道了谢,继续负笈前行。见此情节,我不自觉地朗读起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觉得此句诗与此景意境相似。
闲:在门里休闲
推开江南的一户人家的门,院子中有一颗枝繁叶茂、树冠粗大的老榕树,挡住了炽热的太阳,给树下的人带来一片阴凉,树下有一个石桌,上面摆放着一壶茶,茶的热气袅袅升腾,一缕茶香偷偷钻入我的鼻中,两位老者正在石桌上对弈,一位老者用手捋着自己的胡须,右手举着旗子,略带举棋不定之感,眯缝着眼睛思考这一步棋怎么走,突然间,只听“啪嗒”一声,他主意一定,落下一枚棋子,轻捻胡须,笑容浮上他的脸庞,而对方却愁眉不展,也许是他的这一步棋给对方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闲”便是在树下悠闲地对弈。
阂:门里门外隔阂
很快,时至已经到了夜晚,抬头看向星空,只见星空璀璨,一束束星光射向院落中。已经到了亥时,门已经被主人拴上了,大门紧闭,主人也已经休息了,不再和外人交往,灯和蜡烛渐渐地熄灭,只能听到蛐儿蛐儿的低吟。这就是“隔阂”的“阂”字,表明已经到了亥时,主人即将准备休息,不再欢迎外人的来访,门里门外便被隔阂开了。
仅从“门”上看,中国的汉字的造字方法即为奇妙,极具意境之美,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