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寂山幽谷、乌云清风处,来此游一路,半路归何处。字刻两行,山在眼前,觅得此中义,至道本天然。
一心,虽不小,但却很难寻觅。
在戏校学习近一个学期,九瑜真的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在京剧方面,九瑜还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演员和朋友。说实话,京戏真的是越听越有味,不同的派系不同的演员,对于戏本身的理解不同,演一起来也不一样。
在戏校学习之余,九瑜从未放弃过经营自己的账号,利用自己学习到来的知识,加上自身更加独到的见解,“瑜文轩”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九瑜一点点地看着粉丝量从零到一万,再到破十万,一点点地影响着年青一代,让他们认识传统曲艺,了解传统曲艺,再到爱上传统曲艺。看着粉丝发来的私信,九瑜似乎在朦朦胧胧中找到了通往彼岸的路。
要说在戏校这段时间最让九瑜难忘的,那还是那次瑜老板来戏校的经历。那是九瑜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王珮瑜本人,那位让她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人物。
前一天晚上,得知这个巨大好消息的九瑜,完全睡不着觉,心中的激动和兴奋根本无处搁置。
——睡了吗?
日常来自栾云平的问候。“起了吗?”、“吃了吗?”、“冷吗?”、“睡了吗?”,日常的琐碎的事情,栾云平简直就像一个“老妈妈”一样每天问候着九瑜的生活。纵使相隔千里,依旧无微不至的关心。
——没呢。
——这么晚了,怎么不睡觉呢?【生气】
——明天就能见到瑜老板了,激动地睡不着觉【开心】
看着屏幕,栾云平完全能够想象九瑜兴奋到飞起来的样子。自九瑜出事后,栾云平真的很少看到她那么地开心。真的很难得。栾云平从来没有真的放下对九瑜的担心,他恨不得抛下北京德云社的工作,买上机票就飞到北京,但是他不行,他是副总,是总队长,那么多师兄弟需要他,他怎么可能弃而不顾?“爱徒”不是简单的偏爱,而是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
九瑜几乎整宿都没有睡着,她写了一篇一千多字的信。虽然仅仅是一千多字,但是九瑜是改了又改。这封信可是要给瑜老板的,九瑜是力求尽善尽美。
第二天,这无比幸福的时刻终于到了。看着台上的瑜老板,九瑜膜拜的双眼一刻都没离开过。先是一段《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紧接着是一段《定军山》“头通鼓……”,最后是《坐宫》的嘎调“站立宫门……叫小番!”来到现场,九瑜更加深刻感受到京剧演员基本功的扎实,那些流淌的汗水,那些经受的痛苦,从来都不是空的。
活动尾声,九瑜有幸在老师的引荐下,去到后台,近距离地和王珮瑜交流。看着自己多年崇拜的偶像就在眼前,九瑜的嘴却像是抹了胶水,说个话都说不利索,一点都不像一个口齿伶俐的相声演员。
当九瑜将信件递给瑜老板时,瑜老板说了句让九瑜恍然大悟的话:“人不会被莫名其妙的误会击垮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句话,九瑜反复琢磨了很久,似乎冥冥之中,九瑜领悟到了什么,她好像终于找到了出路,她曾经在茫茫人海不知方向,面对前方的礁石,她也不管是否是螳臂当车,结果迎面重伤在地。
但是,反复思考过后,九瑜终于懂得了心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