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者,同甘共苦也,酒肉饭饱非友也。
又是新的一期相声竞演,大家早早地来到后台准备。
秦霄贤坐在椅子上,将头埋在怀里,右手扶着额头,面色灰白。
“怎么了?”王九龙拍拍秦霄贤的肩,“昨天几点睡的?”
“十点。”
“今天早上十点吗?”王九龙很吃惊。
秦霄贤用尽浑身的力气点了点头。
今天台下的或是包头的本地人,或是很早就来包头工作的人,放眼望去都是穿着蒙古族服饰的蒙古朋友,十分的热情。
岳云鹏走上台,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今天我们的相声主题是:最好的朋友,掌声有请秦霄贤、杨九郎。”
老秦的观众真的十分给力,呐喊声此起彼伏。
杨九郎拍拍老秦的肩膀,又捏捏肩,鼓励他,努力地让他兴奋起来。
走上台,褪去疲惫地愁容,换上真诚的微笑,给观众朋友们表演精彩的相声,带给观众最纯粹的欢乐。
孟鹤堂和九瑜躲在幕后,看着台上的老秦为观众们讲述着自己和他的朋友王海儿的故事,逗得台下捧腹大笑。
何九华手里拿着一瓶水,是刚才他特意给老秦拿的,还有几个棒棒糖,也是为老秦准备的。
“旋儿进步挺大的,”孟鹤堂说,“虽然还没有达到师父的要求。”
九瑜在一旁点头,表示肯定。
何九华没有说话,但是上扬的嘴角还是展现出了他由衷的高兴,看着台上,自己的搭档,越来越放松的状态,越来越扎实的功底,也渐渐明白搭档的意义。
“去你的吧!”
一场表演结束,秦霄贤走下台看见在侧幕等待他的何九华,结果手里的水和糖果,长舒了一口气。
“演得不错,”何九华说,“孟哥还夸你进步了。”
“真的么!”秦霄贤笑得十分灿烂,被队长肯定的快乐溢于言表。
第二场是九瑜和王九龙。
栾云平穿着冷板凳的“校服”躲在台侧看着自家小孩儿表演。
昨天晚上,他们的节目陷入了瓶颈,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梁子,快凌晨了还没有定下节目,好不容易从岳云鹏那里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梁子,但是因为表演风格的差异,需要对节目进行比较大的调整,九瑜和九龙仿佛是被困在了一个迷宫里,不停地碰壁,却迟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无奈之下,九瑜找到了栾云平帮忙。不得否认的是,栾云平的功底和对相声的见解是德云社数一数二的,调整结构,构思包袱,删去冗杂,三个人忙活到了凌晨三四点,才把节目的整体流程确定下来。
临上场前,九瑜和九龙抓紧每分每秒对活儿,偶尔还会有忘词的情况。
“顶嘛?”栾云平问。
“恩。”九瑜的语气带着一些委屈和撒娇。
栾云平抱了抱九瑜,说:“没事儿,放松,昨天对的没问题,相信自己。”
九瑜正常下来手里的汗都没有停止过,额头上的水珠也是清晰可见,九龙利用节目缝隙拿着台上的手绢给九瑜擦汗。
“你看给孩子紧张的。”九龙打趣道。
好在整体的效果还是可以,该响的包袱都响了,最后的底略显仓促。
“去你的吧。”
表演完后,栾云平在侧台迎接九瑜。
“我把铺忘了,最后。”九瑜懊悔的说。
栾云平赶紧安慰九瑜,“没事儿,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
接下来分别是孟鹤堂、阎鹤祥和张鹤伦、张九南。
孟哥和伦哥的能力一绝,再加上包头朋友们的热情配合,场面十分的火爆。
当所有的演出结束的时候,要公布师父和大爷的打分板。
掀开师父的打分板,秦霄贤、高九瑜各扣一分。
“秦霄贤!”师父点了老秦的名字。
老秦唯唯诺诺的走上前,低着头。
“秦霄贤你告诉我怎么又是你!”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期总是有我。”
“在台上总是晃悠,就是太松了,从紧到松,再从松到紧,这是尺寸的问题。”
说完了秦霄贤,师父又点了九瑜:“来,九瑜!”
“诶,师父。”九瑜蹦蹦跳跳地从师兄们之间挤出来。
师父看着小丫头不正经的样子,先赏了一脚。
“你是有些日子没说相声了,话那么多!你得让观众们有喘息的机会。”
“好的师父。”
经过计算统计,张鹤伦队因为输掉了比赛,淘汰掉了尚九熙,张鹤伦队新加入饼哥。
重新加入新鲜血液的张鹤伦队能否在下一次节目中战胜孟鹤堂队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