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里,一个披着斗篷的少女欢喜的走在梅园里欣赏美景,女子在他们面前停下,她把自己的小象挂在梅树上。
“佛爷,这……”齐铁嘴看着少女跪在他们,准确的说是跪在他们旁的梅树面前。
少女满怀希望在梅树下许下心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惊扰了正睹物思人的皇帝,两人说了一句话,却不知在梅树的后面几棵树后面,还有一个女孩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碍于主仆有别,女孩跑了,却撞到了正要入园子寻找皇帝的首领太。
梅园里的少女因为害怕,也悄悄的跑走了,却不知自己的小象被尾随的十七王爷取走,一场奇遇就此开始。
“佛爷,他们好像看不见咱们”副官看到了这一幕,不知怎地,却对那个女孩有些悸动。
画面又一转,还是夜晚,这一次张启山几人出现在一个宫殿。
昨日那个女孩,正穿着一席华丽的宫装站在殿外,眉上有些哀愁。忽闻外面,皇帝的銮驾到了,女孩在丫鬟的服饰下,走了出去。“奴婢给皇上请安”
“免礼吧”皇帝伸出手想要扶起女孩,却被女孩轻巧的躲了过去。
皇帝是过来找人侍寝的吧!那他们三人……
三人不由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里看见了一丝 羞赧。
然而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女孩不愿意做皇帝的女人,不愿意侍寝。
皇帝不愿意勉强她,封了女孩为裕贵人,转身走了。
女孩名唤余莺儿,祖籍长沙,她一生的梦想就是在25岁出宫以后,可以回到家乡,然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晚改变了。
后来那晚在倚梅园许愿的女子出现了,皇帝很喜欢她,未曾侍寝便封其为莞贵人,进而成为莞嫔。
她的出现便让后宫掀起了腥风血雨,而这一切与余莺儿无关,因为她不愿意做皇帝的女人,已经算是失宠了。
余莺儿日复一日在自己的宫殿里学者佛经,只为能入太后的眼。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最后余莺儿是被熹贵妃也就是先前的菀嫔灌下了药毒死的,只因为余莺儿知道了她和十七王爷的事情。
熹贵妃害怕余莺儿死后告状,所以便让余莺儿披发覆面,以糠塞口,死相十分凄惨。
被迫看了一桩皇家秘星,三人的表情都有点怪。
“自古成王败寇,谁又能想到,颇受雍正爷喜爱的裕妃最后竟是在这么个荒山野岭里葬着,看来那熹贵妃还真是怕裕妃跑出来报仇,居然给这小小的墓室里做了这么多的防护,幸好咱们三吉人自有天相。”齐铁嘴感慨不已,“裕妃虽是宫女出生,却是心地善良,宫里无人不赞扬,她本该母仪天下,却终究棋差一招啊”
“有时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张启山面怀深意的说道“既然都到了这一步,副官开棺吧”
“佛爷,不可,这裕妃死前饱受折磨,万一咱们开棺,她起尸了,那怎么办”齐铁嘴阻止道。
“你也说了,裕妃心地善良,就算起尸,也不会伤害你,你怕什么?”张启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