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不杀胡金林的原因很简单,丙坊一直是由内库与监察院三处共同管理,专门负责军械船舶的研究,而监察院三处本来就是范闲的同门师兄弟,对于丙坊的情况最了解。胡金林此人,一心醉于研究当年叶家女主人留下的图纸,性格木讷沉闷,虽然也是贪了不少银两,但像霸田欺女这类范闲不能容的事情却是没有犯过,比起甲乙二坊的主事来说,确实有不杀之理。
丙坊主事被押了下去,而坊内还剩着许多司库们,这些人面面相觑,罢工之始,大家内心暗自惴惴,但总有几分底气,司库们抱团与朝廷转运司官员唱对台戏不是第一次了,而以往只要自己这些人要求不过分,事情总是会得到平和的解决――在他们看来,只是想保住自己这些年里盘剥苛扣下来的银钱,委实是件很合理的要求。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新来的钦差大人如此心狠手辣,而在点明内库本质与请出四位老叶家掌柜之后,司库们都知道,自己所有的底牌在这个年青官员的面前,已经失去了任何效用。此时的司库们,只是一群待宰的鸡,只是看范闲想宰多少只。不多,随着苏文茂的点名与罪状陈述,又有三名司库被从人群里拉了出来。这三名司库平日里作恶多端,而且暗中与苏州府里的官员都有勾结,经手之事不知道触了多少条庆律,杀了十六七遍是不嫌多的。
范闲就是你娶了十二房小妾?
范闲娶十二房小妾,那只能说明你有钱,夫妻床第间的信心极强,可是十二房里居然有九房小妾都是强抢的,这就很混帐了,抢人老婆,还要杀人亲夫?……厉害厉害,您可比京都里最著名的纨绔作派还要嚣张一些。
范闲挥挥手,范芍这位尽职尽责的打手上前,众人还没看清她如何出手,那三人连惨叫都没发出,就身首分离,依然恶趣味的让鲜血溅在那些司库的身上,一片压抑的沉默充斥在工坊中。
杀人而面不改色,监察院的官员们能够做到,包括工坊边上的军士们也能勉强做到,可是内库转运司的官员已经有些受不了了,被吓的汗湿后背,有的人闻着坊外坊内的血腥味,腥恶欲呕。副使马楷还算镇定,但脸上的汗也开始拼命地淌着,可怜兮兮凑到范闲耳边说道
马楷大人,再过些天内库就要开门招标,杀人不祥,杀人不祥……
范闲马大人放心,六年前,我岳……长公主殿下最后一次亲至内库,杀了几名司库?
范闲六个,本官是晚辈,自然是不会多杀的,已经杀了五个,够了。
副使马楷皱了皱眉头,心想钦差大人这话里有话,长公主杀了六个,他只杀了五个……日后若是此事出了问题,御史们奏他枉行朝法,胡乱杀人,看来也有说头,如此看来,这位钦差大人年岁虽然不大,心思倒是缜密的狠,表亲任少安千辛万苦替自己搭的路子,可不能就这样错过了。
在范闲的计划中,三大坊的主事死的死,囚的囚,正好腾出最关键的三个位置,由三位叶家老掌柜屈尊暂摄着,另外则由这两日向监察院举报同僚罪状的“内奸司库”们担任副职,算是弥补老掌柜们二十年未归,对于内库略感陌生的缺陷。
杀人在前,明插奸细于其中,这样安排下来,整个司库的队伍就算是稳定住了,那些“内奸司库”们日后只是要防着下面的司库心存不忿,刻意挑他们的错处,做起事来当然要格外小心,而队伍一旦站立了,这些副主事们又会格外凶狠,盯着下属司库,两相对冲――范闲所不愿看到的那些事情想必会慢慢少起来。
范闲三日令,还有半天的时间。没死的人,把银子吐出来,把帐给我交待清楚,犯过那些事情,自己写个条疏……不要看我,我知道你们都识字,都回吧,有的人应该呆着的工坊还隔着上百里地,不赶急回家筹银子,再回坊开工,难道还准备继续在这儿杵着当泥人儿?
话尾的声音渐渐冷起来,说完这句话,他便在众司库们惊惧的目光相送下,往大工坊外走去。叶参将带着的军士渐渐散开,监察院官员各归其位,四处安插在工坊中的钉子依然不知是谁,官员们窃窃私议着,不知道在说什么。工人们瞧了一出大戏,司库们被血与火教训了之后变得格外老实和惊惧。坊外大雨渐停,一场热热闹闹的内库罢工事件,就在范闲的刀子与掌柜们的老脸下,这般荒唐而无稽的结束了。
司库与官员们的退银行动十分顺利,范闲一一审核之后,也轻轻抬了一下贵手,只要不是瞒的太过分的人,都给对方留了几分薄银的面子,没有将众人的家产压榨干净。为官一任只是为财,如果全部搜刮干净了,内库众官表面无法,但心里肯定有极大的疙瘩,做起事来自然会懒散的无以复加。但就是这样五指全部张开的扒拉银子,府衙三日令依然收回了一笔巨大的数目的银两,就算范闲家世累富,这一世也算是见过不少场面,但看着帐上的那个数字,依然震惊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范闲如果早知道司库们是天下最肥的贪官,我就不会搞这么一个清库行动,直接让监察院六处的剑手去当小偷,除却地契之类的东西外,把其余的银票什么都抢到自己私人的手里。
范闲话一说完,就见范芍把一箱东西咚的一声放在桌上
范芍呐,看看
范闲站起来,掀开盖子,满箱的银票!范芍这时转身,又从房梁上抱下一个更大的箱子,打开一看,闪瞎了范闲的眼,里面都是些珠宝首饰,还有金块银子,珍惜的各种物件宝石应有尽有!
范闲老妹儿,你哪来的?
范芍偷来的
范芍我替你立威之后,就去偷了
范闲眉开眼笑的伸出胳膊扒拉着两个箱子
范闲老妹儿,你对哥可真好,知道哥缺钱就送哥这么个大礼……
范闲话未说完,就被范芍一把拍下摸着金块的手
范芍你想的美!
范芍银票是你的,这箱首饰是我的!
范闲脸立时垮下来,拉着范芍的衣袖
范闲老妹儿啊,到时内库招标,哥没钱可就丢大人了
范芍起开!别撒娇!恶不恶心!
范芍我还不知道你有多少钱?那箱银票我数了,多的很
范芍再说,我和内库到时候商量好了合作事宜,我盖铺子不要钱啊,招伙计不发工资啊,我还要养活鉴察院那么多人,你还好意思贪我的钱?
范闲看着范芍怀里的那箱闪着金光的宝贝们,看看自己怀里那平淡的银票,颇有些不舍,但为了范芍的事业,作为哥哥,他就舍了吧
范闲哥心疼你创业艰难,这箱金子,就给你了!
我看着范闲依依不舍的眼神,什么心疼我,我看你是心疼这箱钱!
内库一应事务逐渐走上正轨,而这个过程竟是只需要了几天的时间,不能不说那次工潮中范芍冷面杀人的一面,深切地震慑住了众人,而老掌柜的重新出山,范闲的巧妙安排,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工人们重新得到了劳作多年的工钱,被霸占的姑娘们也回了自己的家园,整个内库地面上都升腾着一种叫做喜气的氛围。
只是工潮结束了,范闲的计划却只是刚刚开始,打蛇惊蛇,如今双头蛇的一半已经被他下了狠手打死,另一头受伤之下,当然也要开始动起来。
范闲子越有没有新的消息?
苏文茂没这么快,依您的吩咐,那些信阳方面的官员就算把消息递出去,但这么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个把月的时间。
范闲朝廷里的御史们办事也太慢了。
范闲不能等了,明天就把那些人逮起来。
这话里说的对象,当然是信阳方面留在内库的亲信官员,这些官员在三日令之初,便暗中挑拔司库们的情绪,挑动众人对抗范闲,而在范闲施出血腥手段之后,这些官员们更像是吃了蜜枣一般欢喜,连夜里就想法子送了奏章出去,不问而之,当然是朝京都的长公主派系官员们报信。范闲当初任由司库们在三天之内串连,最后形成罢工逼宫之势,为的就是让内库里的脓包生的更丰满些,看看究竟有谁在弄鬼,事前事后,监察院的密探都十分警惕地注视着转运司内的众多官员,这些人没有办法逃离范闲布下的这张网。
范闲动手吧,我们都要走了,不能再留他们在这儿吃稀饭。
苏文茂大人,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不把风声遮严实一些?毕竟这次闹出工潮来,京都朝堂上一议,如果信阳方面再做些手脚,大人的日子只怕不会……太好过。
范闲内库一共分成两片,工坊这里是根基,外销的行商则是手脚,我要断人手脚,自然要先将根基打实在,而我向来不习惯筹划耗时太长的局面,所以才会选择逼着内库里的这些人抢先反应过度,如此一来,我才好下重手,也找到借口,将信阳方面的官员赶出去。
范闲我要逼着内库里的敌人动手。长公主何尝不是等着我来逼?以她在朝中宫中的眼目,怎么可能不知道老掌柜们跟着我来了江南?而她一直将这件事情没有告诉内库里的官员,明显就是不想让那些官员因为知道了我的底线,而不敢……勇敢地站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谁都知道老掌柜跟我们在一起,这次工潮哪里还会发生
苏文茂自然不会发生,如果知道大人身边带着庆余堂的老先生们,那些司库底牌尽失,哪里敢站出来说三道四。但问题是……为什么长公主……会将这消息声瞒着,等着内库官员们暗中串联,从而给了大人一个立威的好机会?如果她事先交代清楚,司库们一定会老实许多,那些信阳方面的官员也会平静下来,不让我们抓着由头。
范闲这位长公主殿下站的比一般人都要高很多……不错,这次她看着似乎是给了我一个立威的机会,甚至还让我震慑住了内库的一众官员……可是,在处置这件事情的手段里,我不得已要更多的借助当年老叶家的人员与力量,我必须要杀人立威,手段会显得比较猛烈和不择手段。
范闲初入内库,我便杀了五位司库,传至京都,朝廷对于我一定没有什么好评价,至于用老掌柜执掌内库,更是会触着宫里某些人的忌讳。长公主将这锅粥盖着,等最后沸腾了,看似让我吃到嘴里,实际上却存的是要烫我嘴的念头。
苏文茂说来也是,当日处置工潮之事,大人说话里似乎有些触着忌讳了。
苏文茂等工潮、杀人、老掌柜这些事情传回京都后,无论如何,朝中对于大人会加以训斥,往最轻处想,也是个行事鲁莽草率,不堪……
范闲不堪大用?往厉害了说,还可以暗奏我心有异志,犹记叶家往日,如何如何。
苏文茂大人既然深明其计……当初就应该第一时间内将老掌柜们抬出来,行事也该谨慎些才是。
范闲长公主算准了我必须让矛盾激化,才能尽快地收拢内库。至于以后的余波,是我当下根本无法顾及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就算她冷眼在京都看着,我也必须要做。
范闲至于内库的那些心腹官员会因此被我挖出来……想必她也清楚,有监察院的帮助,这些人ri后数年根本起不了丝毫作用,反而会给她带去一些不想要的麻烦,既然已经是无用之人,她又怎么会在意对方的死活?只是几颗弃子罢了,死之前给我弄些麻烦而已。既然无论如何动手脚也不可能阻止我的全面接管,长公主她当然愿意看到我的接管会出些麻烦,给我带来一些将来的隐忧
此言中的所谓隐忧,自然是宫中贵人们对范闲的认知,也许会因为内库的事情而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范闲处置内库事所展现出来的冷血一面,不知道会不会触动太后那根敏感的神经,会不会让皇后与东宫太子联想到当年的叶家。
苏文茂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范闲没什么,按院长大人的话来讲,长公主的眼光依然局限在一宫之中,若此次都察院真的参我,她只怕要吃个闷亏。
范闲陛下既然将老掌柜给了我,那就说明在短时间内,他相信我的忠诚。我下江南接内库,损的是长公主的面子,如果长公主此时保持沉默,那便罢了,如果我收拾内库稍有不妥,京都朝官便群起而攻之,陛下……不免会有些生疑,至于什么老叶家的问题,反而不会对我造成太大影响。
范闲我想让内库这锅粥赶快煮好,长公主喜欢我用猛火,我却是……希望她暗中助我用猛火。我在内库行事虽然放肆,大有值得怀疑之道,但我并未刻意遮掩,陛下自然信我之诚,而长公主虽冷眼旁观,却机心擅作,这便是所谓不诚。
范闲任何权谋之算,到了最后的阶段,只不过是看陛下的心情与亲疏,而我,对陛下向来是一片坦诚。
这句话不知道是在说服苏文茂,还是在欺骗自己,但在这一仗中,范闲清楚,女婿一定要获取胜利,身为儿子的自己,也必须获得胜利。皇帝在给太子树立了二皇子这个敌人之后,如今又成功地将范闲树立成为了最强悍的磨刀石。
长公主只是看到了范闲的坐大,给那两位皇子与宫中太后皇后所带来的压力,却没有看清楚,这种压力本身就是庆国皇帝所暗中培养出来的,这――便是先前范闲借陈萍萍之口说的那句话:长公主的眼光,依然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