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外,一名粗壮人士骑着彪悍大马,身形稍显肥胖,两臂宽大,双眼炯炯有神,手执一把大斧。此人正是先零部落的首领——先零刑。
他一边策马行走,一边打量城墙上的将士与布防。身后大军排列,虎视眈眈盯着北城门。
(这就是于温他们说的杀伤力极大的箭弩?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拿下研究。)
很快,先零刑也望着城墙上列阵左右的两台箭弩,眼眸中透露出浓浓的好奇。
城上将士也聚精会神的盯着这个新面孔,只要其进入射程范围,立马击杀。
另一边,霍雨浩与王坚带着三名斥候出寨侦查敌情,五人灵敏在敌人的各路斥候下隐蔽穿梭,最终在一小山丘背面停止,从这里可以望见若城的轮廓,也能看到前方驻扎的部队。
一排排骑兵整齐地列阵在若河边上,在他们的视野中没有植物、小山丘作为阻挡,只有一片可供他们施展开来的平坦地带。
霍雨浩五人没有继续向前,三名斥候分散开来,警惕的打量四周,一旦有敌人斥候探查到这里,立刻通知霍雨浩换位置。
而霍雨浩与王坚俯卧在小山丘上,从不同角度观察敌人的阵型,估计敌军数量。
经过太阳光一阵灼烧后,两人将各观察的信息综合起来,驻扎在这里的是于和部落,约有五百人,驻守将领是于言。
王坚:“于温不在队伍中,那其半在指挥人员阻断若河。而奔向北门的人是敌人援军,估计有千多左右……”
说到最后,王坚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霍雨浩也理解王坚感受。两天前他们倾尽浑身解数杀了敌人一千人,可今日敌人又补充了一千人。而他们的援军了无音讯,一旦损失一千人,就基本等于团灭。两两对比,令人窒息……
霍雨浩也不禁陷入沉默,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这里的信息我们只能收集到这里,该去别处打探情报。”
现在,敌人的探测范围、斥候巡视规律、军队大致分布等信息已收集完毕,霍雨浩五人朝与若河相反的方向奔走。
想阻断若河,必把河水引到另一个方向,最佳选择莫过于若河左侧。而霍雨浩等人企图从阻断若河改道者中得到相关情报。
若河岸边。
于温整理手下的阻断若河汇告,脑海琢磨着一个又一个河流改道要求,脸色愈发的难堪,现在他只有一个想法,【找块豆腐把自己撞死!】
一人见于温在河畔站立良久,他侧过去看,一张穷迫的脸映入眼帘。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于温兄弟,这是出什么问题啦?”
突如其来的话令于温浸出冷汗,但于温反应能力极快,面色瞬间切换平静,手一挥对两人说道:“是的!有大问题!赶快让周围人退下。我们三人商量此事。”
令身边的侍卫、将领退至远处,两人屏息凝神,压低声音问道:“出了什么大问题?”
于温将阻断若河的种种要求讲述一遍,“……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硬要阻断若河,起码要两个月,这还是建立在敌人不来阻扰的情况下。”
于温讲完后,头颅低低垂下,不敢看两人。两人也陷入沉默,两个月时间,先不说能发生的变数有多少。
根据可靠情报,若城内的粮食最支撑半个月,光比拼后勤消耗,半个月都能耗死他们。哪还要花两个月的时间?
“……这不怪你,我们一直生活草原上,根本就没接触过这类事情,跟预计的有所偏差是正常。这个办法不行,我们就另寻他路。”
两人也没有责怪于温,毕竟这个计划是他们五人一致同意实行的,怎能把责任都归在于温一人头上?
队友的安慰令于温抬起头,他们说的对,自己怎能一场失误就放弃?于温视线从若水到若城,脑子思索破局办法,突然一道灵光在脑海中迸发开来。
于温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幽光,他的谈吐清晰而响亮。
“虽然阻断若河计划宣告破产,但我摸清了敌人的一些信息,朱雪确实是个硬骨头。否则趁着我军兵力集中在若河,他大可率军突围,回到他师叔那边。
所以今后的布置,我们不必分散兵力来围三缺一,只需集中一面,南方专门安排一个部落防止朱雪最后穷途末路,真选择跑路即可。”
于温稍作停顿,再次开口,话语间充满着自信。
“如此一来,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敌人的任何计谋都会显得稀薄,甚至是……
适得其反!”
当最后四字从口中自信吐出,于温右臂抬起,手掌紧握成拳,整个人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两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没想到于温在失败的计划中找到重要信息,做出新的战略布局。这水平他们自愧不如,内心的失落感也在这一刻尽数转为崇拜之情。
两人激动的说道:“那我们现在就放弃阻断若河!”
于温轻轻摆手,打断两人的话,“不!继续弄一天,试探敌人的态度与胆略。若敌军真被我们诱引出来,我们也不必打持久战。即使失败,我们也没多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