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到峨眉的跋扈之后,元一对师傅多了一些忧心,路上也不敢耽搁,日夜兼程赶路,除了每天早上必做的师门功课,再不作停留,风餐露宿,直往庐山赶去。这一路上元一收起飞扬跳脱之心,潜心思索师门道法,待到了庐山境内,识海境界已经圆满,连身形都长高了几分。
这天庐山路上,游人也多,元一很快打听到简寂观在哪,这道观不在前山,却在少无人迹的后山赤鸦峰上,那个地方无甚风景可赏,路又凶险,野兽出没,所以人多不去。元一问明了道路,就往那赤鸦峰赶去,待到落日之时,已经到了峰下,却看见万鸟翔集,一阵呱噪之声,山峰地势平坦处坐落着一个道观,倒也不大,但是比他们的真阳观又气派一些。
元一走到观前,见观门关着,便高声叫道:丁零真人门下元一求见观主。蓦地眼睛一花,元一眼前多了一个道人,身形瘦高,山羊胡子,穿着一身灰袍道装,两手笼在袖子里背在身后,正在饶有兴趣的打量他。
元一见他正是师傅描述的观主模样,慌忙拜倒:小子元一参见观主。一股力将他托起,耳边响起一阵爽朗笑声:小友免礼,我正是陆静修。不知丁零道友派你来此有何事呀?我可是好久没他消息了。
元一慌忙将书信交与陆道人,短短一页纸也不知道写了什么,观主足足看了一刻钟有余,中间唔了几声,又拿眼打量了一下元一。收起此信,对元一说:信我收到了,你就按道友所说留在这吧。
元一听了,一时有些不明:敢问观主何时启程去见我师傅,我也好带路。这瘦瘦道人一捋胡须:傻孩子,你师父已将你托付与我一年,这一年你哪也去不了,就在我这待着吧。说罢将信交与元一,只见上面只有8个字:
元一我徒,留观一年。正是师傅的亲笔所书。元一目瞪口呆,陆道人叹了口气:你师之难处想必你也知道了一些,想是已有对策,怕带你是个拖累,才将你遣来我处。你就留在我观中,一年之后再回去吧,此刻回去必然已是人去观空。
元一急忙问道:那我师傅是回南海师门了吗?
陆道人摇摇头:他不能回去。元一黯然,他不是笨人,知道师傅既然怕连累了他俩,又怎么可能再回去带累师门呢。他想了想,下了决断之心,昂头问道:即如此,我今晚睡哪?
瘦道人眼睛一亮,笑道:好,有决断,不枉丁零收你为徒。这观里就咱爷俩,你随便挑,住哪都行。
元一找了一个偏房,随便住下,捏了法印打坐休息,他已开识海,随时服气调元,早已断了饮食,那老道就更不必说,元一根本观之不透。这一夜无话,只有外面群鸟不断鸣叫。
第二天一早,元一出了房门,正要去庭院练功,却见陆道人已站在庭院等他,道人站的甚是随意,元一却看出来一点门道,其与环境甚是和谐,一点突兀之意也无,元一恭恭敬敬向道人行了一礼,道人笑笑:不错,眼力还行。你学道多久了?
待到元一答了,道人眼睛一亮:一年突破到识海,也算根骨不错了。你师傅慧眼,运气也好,我怎么碰不到这么好的徒弟呢。你过来,你尽力攻我,我看看你法术学的怎么样,不要拘泥,你还伤不到我。
元一听了,一个童子拜佛起手式,大喝一声,像那道人攻去,道人看他起手式竟然是焚如要术,莞尔一笑,身也不动,抬手便攻,仗着自己长手长脚,攻敌之必救,一会就逼的元一手忙脚乱,道人有心撑量他,所用招数一丝法力不带,元一看出味来,便将自己所学所悟全数使了出来,招招狠辣,那老道却是不慌不忙,连脚都未动一下,这一战元一打的甚是尽兴,直攻了一个时辰,待到最后忽然醒悟,什么花式也不耍,一个黑虎掏心,已现风雷之声,用尽全身力气向道人打去,道人见了叫了一声好,还是站着不动,元一拳式递到老道身上之时,却看老道凭空消失,这一拳便打到空气中,晃的元一血都要喷出来,好不难受。
待元一平复真气,老道又出现在原地,哈哈大笑:你这傻小子,筋骨打熬的不错,可是法术就差的远了,修道人争斗岂容你这样近身搏斗吗?
元一红了脸:师傅只教过这些,没有别的法术。
陆道人正色道:你师父一片苦心,日后你自然明白。你师傅叫你来此地,便是让我应当年之诺。我道家争斗,重要的是来去自如,最注重的是剑术,遁术和防御,剑主杀伐,遁术逃命赶路,防御嘛,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从今天起,你要学习我简寂观的法术。说罢,手一挥,一片帛书进入元一识海。
陆道人言到:我简寂观一门,道法源于上清,走的是中正平和,与你门派杀伐之道大不相类,你师傅特意只打造你的根骨,便是想好了这一天吧。这帛书可留在你身边一年,你要好好学习,方不辜负你师傅一片苦心啊。
元一听了,两目一酸,险些泪下,他和焦二自小与老道相依为命,名为师徒,情若父子,师傅如此苦心孤诣,他焉能不动情。元一拜谢过陆道人,就回屋读那帛书去了。
回到房中,元一取出帛书观看,见这帛书上写到:太上正一盟威法箓,陆修静恭录,武威七年四月。“武威七年?这不是1200年前的南息国号吗?原来陆观主是元神高人”元一自言自语。元一通读了帛书目录,按照陆观主所示,先看剑术篇,上书:南明剑诀,大鹏逍遥剑诀,离火金瞳剑诀。元一心道:师傅以前常说贪多嚼不烂,我还是专修一门吧,本门真气是七大真火之一,那我就选南明剑诀。
他主意已定,就细细观之,闭门读了十天有余,方才掩卷,心道:这剑道深邃,若是能练到极处,不知是何光景。果真能如剑诀所说破碎星辰?元一摇一摇脑袋,感觉难以置信。也罢,想那么多也无用,我还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吧。
他捏了一个法诀,喊一声:长剑,出来。“嗡”的一声剑身颤动的声音,元一随身携带的长剑从储物袋中招了出来,他拿到手中,抽出长剑,又是一阵发呆,这剑三尺有余,不知是什么材料打造,剑鞘上刻有文字,却是从未见过的文字,想是此剑的名字。元一路途之中,曾数次对着此剑发呆:送我来的那道人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什么随我来的还有一把修道者才有的剑器,为什么这剑上所刻文字如此奇怪,我到底是谁?想破了脑袋也得不出一丝答案,只好不想。唯一能确认的就是,这剑听他的召唤。
他按照南明剑诀所述,一捏手印,一串法诀打入剑中,再喊一声:收。这剑随即隐没,不在储物袋中,却是进了他的识海之中。这便是南明剑诀第一步。道家剑术讲究藏用,这第一步藏却是各门各派各不相同,但都是藏在穴道之中。
元一一喜,念头一动:出。这长剑便浮现在胸前,他持剑在手,走出观们,但见所在山峰,因高耸入云,上面不生杂树。只有怪石缝隙里,疏疏密密并生着许多奇古的矮松,棵棵都是轮囷盘郁,磅礴迂回,钢针若箭,铁皮若鳞,古干屈身,在天风中夭矫腾挪,宛若龙蛇伸翔,似要拔地飞去。元一赞一声:好。随即运起真力,按那剑诀操练起来……
转眼半年过去,元一安心待在观中习练正一盟威法箓之中术法也是颇有进境,这日元一正在对着聚魂幡念那光明咒,老道却慢步走了过来,问他:你的零零碎碎可不少,你怎么会有天阴教的东西呢?
元一忙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老道听了一笑:你倒是好心肠,既然如此,我便帮你打发了他们,离此后山直线10里有一座山谷,我要你过去,找一块温玉出来,有此温玉,我便能放了它们投胎去。
元一忙问道:不知那温玉在山谷何处?老道笑而不答:正是要你自己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