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胫国:两腿交叉的国家
【出处】
《海外南经》―交胫国
【原文】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①。一曰在穿匈东②。
【注释】
①胫:人的小腿。这里指整个腿脚。
②穿匈:即贯匈国。穿、贯二字的音义相同。
【译文】
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互相交叉着双腿双脚。另一种说法认为交胫国在穿胸国的东面。
交胫国,郝懿行注:““《广韵》引刘欣期《交州记》“交胜之人,出南定县,足骨无节,身有毛,卧者更扶,始得起。”可时及第注,并与今本同。《太平御览》百九十卷引《外国图》曰:“交胫民长四尺,《淮南子·地形训》有交股民,高诱注云:交股民脚相交切,即此也,”
交胫国的人为什么有“交胫“的特征呢?一种可能是他们习惯盘腿而坐(古代中原流行跪坐式),另一种可能则与病态有关,众所周知,知果某一地区环境中(包括水里、食物里、煤、柴里)存在有毒有害元素,或着缺少某些必要的微量元素,就有可能导致该地居民患骨骼畸形或软骨病的率增加;此外,某些疾病例如小儿麻痹症也会造成下肢残疾,从而出现变胫”的行走特征。
我还是比较相信交胫应该是一种盘腿打坐的习俗,交胫国很可能就是一些佛教起源的地区。
总的来说,坐禅的概念比较宽泛。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对类似坐禅的静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早由古人自然养成的散坐和跪坐演化而来。
中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最早可上溯于五千年前的皇帝时代。据《庄子》记载,皇帝曾向广成子询问先贤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老汝形,无老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指明静坐既可以延年益寿,又可以开慧益智。而将静坐明确为以修禅定为修行方法并证悟宇宙真理的禅坐,唯有佛教的禅宗,由此而产生的禅坐方法也很完备。
坐禅,又称禅修、禅坐、打坐,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自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宇宙法界一切真理,并将这一殊胜的体验传递给众弟子,从而开启了二千多年来的禅修之路。大乘禅法经过菩提达摩亲传中国,千百年来,在中国开花结果,成就了无数的高僧大德。他们依照代代相传的御心方法,打坐冥想,制心一处,定力增加,修习禅定,不为外境干扰,因而产生了斩断烦恼的殊胜智慧,勘破潜意识中的迷惑和贪瞋痴等烦恼、执著,在身心上得到了较高的升华与深层的受益。所以,无论是佛道儒,还是佛教中的显密二宗乃至瑜伽术,都很重视打坐,认为是修行的必修课。也可以说,禅源于印度,发扬光大于中国,惠及于全世界。
南怀瑾《静坐修道和长生不老》中说:“根据佛经上的记载,这种七支坐法,早已失传,后来有五百罗汉,修持多年,始终不能入定。虽然知道从远古以来,便有这种静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终不得要领。有一次在雪山深处他们发现一群猴子,利用这种方法坐禅,他们照样学习,便由此证道而得阿罗汉果。这个神话似的传说,无法加以考证。总之,它是合于生物天然的法则,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种姿势,大体来说,很像胎儿在母胎中的静姿,安详而宁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