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月宾“皇上,当夜玉常在是和本宫在一起。”
甄嬛闻言一惊,转过头去看,原来是侍女扶着端嫔进来了。
齐月宾“臣妾给皇上请安,给皇后请安。”
舒兰“端嫔,你身子不好,怎么来了?”
齐月宾“臣妾见齐妃这儿乌泱泱的一大片,怕出什么事,所以过来看看。还好臣妾是来了,不然这里就要唱《窦娥冤》了。”
我“端嫔,你说当夜你与玉常在在一起,真的吗?”
端嫔辨不清我的喜怒,但想到当年柔则的盛宠,加上自己还要借甄嬛报仇,便一定要保下她。
齐月宾“那日,臣妾见玉常在似有醉意,一时不放心便同吉祥一同去看顾。然后啊,一同去了臣妾的宫中,聊了许久。咳,咳,吉祥。”
吉祥“是。当夜,娘娘与玉常在讲论佛经,很是投契。后来,玉常在说时辰不早了,才匆匆回去。”
宜修“如此说来,玉常在便没有时间再去与外男私会了。说不定是个传话的小太监,被齐妃误会了。”
年世兰“端嫔真如及时雨一般啊。端嫔向来在园中养病,足不出户。怎么那晚就不顾太医叮嘱,漏液出门了呢?”
齐月宾“久病之人的确不宜出门。那夜宫中家宴,臣妾听到了极好的丝竹之声,一时神往,便出门了。不想与玉常在如此有缘。”
甄嬛虽不明白端妃为何要帮自己,但于她来说可以证明自己清白,便急忙接过话茬。
甄嬛“是。嫔妾也有同感。”
##齐妃“既然是这样,那玉常在刚才怎么不提及与端嫔相遇一事?”
甄嬛“臣妾本不该隐瞒。当夜,端嫔娘娘外出,并不想让外人知道,以免皇上皇后担忧。所以当日娘娘与臣妾相约,此事不叫旁人知晓。谁知,臣妾竟会被人陷害。嫔妾心想,皇上圣明,皇后端慧,定会还臣妾清白,且不想失信端嫔娘娘,所以三缄其口。”
齐妃本就不善言辞,这会儿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年世兰自然不信齐月宾的鬼话。
年世兰“本宫倒觉得,端嫔很袒护玉常在。”
齐月宾“本宫与玉常在只有两面之缘,初次相见也是在温宜公主的周岁礼上。本宫病躯,本不宜多事,何故要做谎言,袒护一个不相熟的常在呢?”
我知道,甄嬛此时并未与果郡王有何情愫,所以这事便到此为止。
我“玉常在起来吧。既然端嫔已经为你作证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之后,朕不想再听到任何风言风语。至于齐妃,听信谣言,罚俸三月。”
众人离去后,裕妃踏入了端嫔的住所。
齐月宾“你怎么来了?”
耿氏“你好不容易住在这清净的地方,何必掺和进宫内的争斗。”
齐月宾“我不是你,只会吃斋念佛。她们施加在我身上的苦痛,她们自己也得尝尝。否则我又何必苟延残喘这么多年。”
耿氏“年世兰有着七阿哥,背后还有年氏一族,你撼动不了她的。至于另外两个,就更无可能了。”
齐月宾“所以呢,所以我就白白被她们母子算计。”
耿氏“皇上对太后的态度,你不是不清楚。只是你自己不甘心。”
齐月宾“是,我是不甘心。同为将门之女,她千娇百宠地长大的,一入府就是侧福晋,又得了皇上这么多年的宠爱。可我呢,我的家世不比她差,可就为着功高震主,我自小就养在宫里,成为皇室手里的棋子。后来,年家势大,所以太后让我自己选的时候,我便将那碗药端给了她。可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他是最不该怪我的。”

珍儿“主子,都这么多年了,端嫔听不进的。”
耿氏“我又何尝不知。可当年若不是她,我只怕要一尸两命了。”
珍儿“这么多年,娘娘冒着得罪华贵妃的风险暗中救济她,也算对得起她了。”

丰乐轩里,。年世兰恨得咬牙切齿
年世兰“贱人!在王府里就暗害了我,如今还帮着甄嬛。”
年世兰“你不是说,这事你肯定能办好吗?啊?”
曹琴默“娘娘息怒。本来这事由齐妃提了,不管皇上有没有查到那个男人,甄嬛在皇上心里留下个疙瘩。日后皇上想起这事,也只会怪罪齐妃。只是,嫔妾实在是没有想到,端嫔会出来给甄嬛作证。娘娘,嫔妾对娘娘的心,那是日月可鉴啊。”
年世兰“端嫔!”
年世兰“告诉圆明园里的太医,既然端妃都能出来走动了,想必是太医医治有功。是药三分毒,端妃的药,以后就不必再给她了。谁要是去给她看病医治,便是和我年世兰过不去。”
颂芝“是。”

李全“皇上,太医院传来消息,说华贵妃娘娘发了话,不让人给端嫔去看病,还扣了她的药。”
我“就按她说的办。”
我“对了,若是裕妃送去的也不用拦着。”
李全“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