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其实也知道辅臣说得有理,而且现在国库是一清二白,就算他力排众议支持范仲淹,他也拿不出招募新兵的钱粮。于是,话题又转到了钱财上。
赵祯“唉,打了几年的仗,国库都空了。如今各地都要用钱,我是真的为难啊。”
杨靖听了也叹气,人要生活就离不得钱财,建设国家更是需要大量资金。
忽而,杨靖想起了贾玉兰,提醒道
杨靖“当初贾氏犯罪,抄没那些参与之人的家产便可抵得上半成的岁币。那些贪墨之人搜刮了民脂民膏还欺男霸女、恶事做尽,收缴其所得用于为百姓做实事,也是一件善事。”
赵祯一开始还有些迟疑,大肆抄家会影响他的名声。官员的相互勾结赵祯并非一无所知,张茂则统领的皇城司不仅担负着护卫天子的任务,还是一种谍报机构,专查官员私事。可他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所以,对于一些官员的违法犯罪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除非非常过分者,他才会惩处。但贾玉兰的案子让他注意到了另一波人。
贾玉兰曾侍奉过张妼晗,是张妼晗视为养母的存在,所以,贾玉兰案子赵祯也十分上心,贾玉兰的罪状他更是一清二楚。而这起案子里,牵涉者不仅有官员,更有商户。对于士大夫,赵祯还有些不忍心,可对于这些挖国家根基的黑商,他可没什么慈心。所以,赵祯决定痛击这些黑商,让他们将搜刮的民脂民膏都吐出来。
商户生意众多,其中赚钱的大头便是干当铺、钱庄、私盐这些行当。赵祯知道将那些黑商连根拔起、铲除干净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便打算挑出几个典型,杀鸡儆猴,至少在之后的三五年内让他们有所收敛。盐政方面,赵祯暗中启用齐国公,让他以扶灵回乡为由前往江南一带搜集几个盐商大户的罪证,为之后的行动做好准备。但朝中总有敏觉之人,觉得齐国公回祖籍有些不对,暗中打探国公府消息。那些人隐在上门求助请求郡主为他们向官家递话反对新政的人群里并不明显,但因为赵祯秘密吩咐了齐国公办事,所以他安排了皇城司监视齐国公府,将上门求助之人一一登记,凡有异常都得上报。如此谨慎,与平宁郡主本家有亲但几十年没有来往却在近日登门的顾家就有些点眼,顾偃开与扬州白家结亲的消息自然也摆上了御案。
皇城司花费了几月时间,将白家的情况调查得干干净净。知道了白老大暗地里做的恶事,赵祯气愤不已。平复心情后,原本只想抓几个典型的赵祯有了新的想法。白老大能成为扬州最大的盐商,绝不是无能之辈,而且他与外省商户、地下帮派都有联系,若他愿意配合,就能吊出不少违法犯罪之人,就算不能将那些黑恶势力一网打尽也能让他们元气大伤,趁机整肃扬州官场风气。
只是先前推行新政时,为防有人前来哭诉艰难请求停止新政,尤其是那些宗室长辈赵祯不好拒绝,所以他一下朝就躲进福宁殿,除了避免不了的上朝和大宴他不再在人前出现,旁人就是想请安都找不到地儿。只是连累了杨靖等人,赵祯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她们应付那些宗室女眷。这种情形下他突然召见顾偃开必会引起旁人怀疑,说不定就会有人猜测到白家身上进而联想到他要整顿盐政。为防万一,赵祯便从女眷下手,通过杨靖递话给侯夫人曲折地向顾偃开传递消息,所以,才有了庆云殿的那一场谈话。
***
***
秦衍岫回到侯府,与顾偃开说明圣意,顾偃开很快就行动起来。几个月后,白老大病重的消息传到侯府,顾偃开便要带着顾廷烨一起赶赴扬州去探望。
顾偃开刚在家中说明自己不日启程前往扬州,四房五房的人就老大的不乐意。
龙套顾老四:“大哥,白家不过就是个商户,当初把女儿嫁到侯府就是一桩交易,哪里是我们侯府的正经姻亲。大哥身为侯府的掌事人,现在官家推行新政,大哥应该留在京中为侯府以后细细考量,这个时候去什么扬州……”
龙套顾老四:“大哥,你别怪我说话难听。那白家是什么门户,当初与他家结亲可是让我们侯府被人耻笑不已。好不容易时间久了,大家差不多都忘了此事,现在这种时候,人人都为着自家前程求人走关系,你倒好,跑去扬州,那不是提醒汴京里的人咱们顾府还有位出身商户的侯爵夫人吗?
龙套顾老四:“再说,白家那位死不死的都还不确定,你就要为这个真假难辨的消息离京,那侯府的前程怎么办?你还是别去了,派个管事过去瞧瞧就是给他脸面了……”
五老爷有些清高,听得四老爷说得实在过分也有些不忍,但对白家的厌恶、对自家前程担忧终究让他没有出声喝止。
四老爷还在那儿喋喋不休,顾偃开怒极,狠狠拍了一下桌子,掌心与桌面接触的瞬间发出巨大的响声,震慑了众人。
顾偃开知道两个同母弟弟看不起白家,厌恶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白家是低贱的商户让他们觉得丢人,也有他的原因在。他们三兄弟,从小到大,爹娘就最疼爱自己,而自己也最争气,所以爹娘常对两个弟弟耳提面命让他们好好学学大哥。听得久了,两个弟弟对自己这个大哥也有了怨气。顾偃开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曾试图缓和家中的关系,可两个弟弟却越来越不像样子,五弟还好些,虽然读书多年不见成绩,为人还迂腐但没有什么大毛病,可四弟又是好赌、又是包戏子,除了不敢害人命纨绔子弟的恶习都沾了个遍,而爹娘对他们也越来越失望。当初他坚持远赴边疆,一是为了求娶心爱的女子,二也是希望没了自己在身边,爹娘能跟两个弟弟亲密些。但终究事与愿违,所以他总觉得对不起两个兄弟,认为是自己占了爹娘大部分宠爱才使得两个弟弟成了如今这幅样子。
如果说爹娘的偏心是他两个弟弟心中的隐痛,那白老爷嫁女则是挑明了他们的无能,让他们成了众人的笑柄。当年爹娘虽然想要联合白家应付朝堂催债,可一开始许诺的是侯府公子的妾室。可白老爷却放话,就算是正室之位他也不会让女儿嫁给顾府的四公子、五公子。若是与白家的婚事不成也罢,偏等爹娘为他再次求娶白氏女时,白老爷又同意了。所以,不是白老爷看不上顾府,而是白老爷看不上他两个弟弟。他那两个弟弟一向骄傲自己的出身,旁人虽看不起他们却也不会下他们面子,而白老爷嫁女则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也因此,他们二人对白氏这个新嫂嫂诸多不满,不肯承认白氏是他们的长嫂、顾家宗妇,不承认白家是他们的姻亲。
顾偃开本就对两个兄弟心怀愧疚,而白老爷这一举动也确实太不厚道,再加上因为娶了白氏他深觉对不住心爱的原配妻子,所以对于两个弟弟对白氏的不敬他只作不知。但没想到今日,四老爷能说出这么过分的话,他能理解老四他们对白家的厌恶,但这样咒人家实在太过了。虽然白老爷病重是做戏,但在外人眼里是真的命不久矣,否则他也不会要带着自己的次子,白老爷的亲外孙赶赴扬州。
白家帮助顾家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是白老爷想让自己的女儿嫁入高门改换门庭,想要顾家庇护白家的生意,但这份恩情抵赖不了,说到底当年是顾家有求于白家。如今他的弟弟这样咒救了顾家的恩人,怎能不让人心寒?
顾偃开“老四,白氏进府是爹娘点头同意的,这桩婚事是他们亲赴扬州说来的,白家怎么不是顾家正经的姻亲了?”
顾偃开拔高了音量
顾偃开“白老爷子更是廷烨的外祖,我不管你和老五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往后,不要再让我听到这种浑话!”
表明态度之后顾偃开转向秦衍岫
顾偃开“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要好好守着侯府。长嫂如母,谁若是敢在这时候生事,你便代我管教,等我回来再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