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大<...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话本小说。" />
作者大大我实在是不想更文
作者大大所以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羊,并把它们都关在羊圈里。
有一天早晨,他准备去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圈里少了一只羊。经过他一番查看,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了进来,把羊给叼走了一只。邻居路过时,劝他说:“你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不然的话,狼还会再来的”但是他不肯接受劝告,回答到:“反正羊已经丢了,还修补羊圈来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时,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夜晚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堵上了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出了问题以后要想办法及时补救,才可以防止继续遭受损失。
—————————————
宋国有一位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于是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
有一天,他扛着锄头下田耕种,他围着田边走来走去,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腿就往水田里跳,把每一棵秧苗都拉高了一点。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了他自以为很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一到家,农夫就迫不及待的对他的儿子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急忙跑到田里一看,发现自己家的禾苗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然反而会坏了事情。
—————————————
从前,有一位楚国人,他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戴一把宝剑。有一天,他在坐船过江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见此情况,船上同行的伙伴都劝他赶快想办法把剑捞起来。这个楚国人却很淡定的掏出一把小刀,并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得意的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众人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还是不停地有人催促他下水去找剑。楚国人却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等会我一定能找到宝剑的。”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脱下衣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那把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后来人们就用刻舟求剑来比喻办事刻板,不懂得变通。
—————————————
楚国时期,有一家人在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美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但是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分给大家喝是不够的。让一个人单独喝,倒是绰绰有余。那么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一说到这个问题,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这个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大家纷纷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非常快,一转眼就先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准备要喝酒。他回头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好,心里感叹道:他们画得真慢。于是他洋洋得意地说到:“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说着说着,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当他在给蛇画脚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立马将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并说到:"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完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了下去。
这个故事用来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