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玉是紫瑛的妹妹,她和紫瑛完全不一样,她柔美、温婉、多才多艺,她心地善良,但也有自己的主见,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她是人性化、浪漫主义的代表。
建宁公主求康熙放过她的丈夫吴三桂和儿子吴应熊,因为吴三桂谋反证据确凿,康熙是个正直有果断的君王,虽然建宁公主苦苦哀求,他也决定砍了自己的姑父和表弟以正国法。
建宁公主没办法,只能伤心痛哭不止,口中还不忘说:“可怜生在帝王家”“可怜生在帝王家


正文
两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玩清朝时期大街上尤其是扬州,南巡从商周起,各代皇帝都会进行巡幸活动,如汉武帝泰山封禅等礼仪性的巡幸,但更多的是像康熙帝南巡这样带有政治目的性的巡幸活动。康熙帝前后共进行了六次南巡,六次南巡的活动大抵相同,即登岱祭孔、巡视河工、蠲赋恩赏、阅兵祭陵等。其中作为康熙帝南巡必经的扬州府商贾云集,河运交通发达,人口稠密,文化璀璨,是“南北之冲,负淮带江而襟海,东南之财赋以为重轻”之地。根据《清圣主实录》记载: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在扬州府并未住宿;第二次南巡回銮途中在扬州府驻跸一晚;第三次、第四次南巡来回都在扬州府驻跸两天;第五次南巡在扬州府行宫驻跸达十一天。康熙帝第五次南巡何以在扬州居住如此之久
历史上最喜欢下江南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是和康熙相比,乾隆是更迷恋江南,令后人津津乐道。
慕容林致(朱庆兰)扬州的春景,古迹、鲜花、美食、美景……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有时间一定要多玩几天
夏潇雪十年一梦扬州,赢得青楼之誉”的虚荣心,至今仍激发着人们的无限遐想,这座苏中小城却以它的慵懒与宁静吸引着更多人。
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川、鲁、粤、淮扬)之淮扬菜的发源地之一,扬州菜与淮安菜合称准扬菜。扬州菜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先后数次南巡,使淮扬菜名声大振,所以,有“玩在杭州穿在苏州,吃在扬州”之说。在扬州众多的美食中,最有名的是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和扬州小吃“三绝”(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
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清蒸蟹粉狮子头、三套鸭、大煮干丝、原焖鱼翅、金葱砂锅野鸭、豆苗山鸡片、醋溜鱼、蛋羹鸡
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子饺面、笋肉馄沌。
佳风味小吃
笋肉锅贴、扬州饼、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子、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
五大素菜
素粉、冬冬青、炒素鳝、大明寺罗汉斋、文思豆腐汤
五大甜菜
桂花白果、蜜汁火方、御果园、蜜汁捶藕、樱桃蛤士蟆。
坐在船上欣赏美景吃着美食慕容林致加了一包子咬一口慕容林致(朱庆兰)三丁包子、翡翠烧卖、千层油糕不愧是扬州三绝。
夏潇雪尝一口文思豆腐汤:“这个汤我觉得和你比还是差了点,说不上来我只管它好不好吃没时间爱你点评我又不是那几个文绉绉阿哥。出口成章显得我没文化”
夏潇雪正要夹起一块儿笋肉小烧卖塞进嘴里门外传来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声音:“八妹还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文采欠缺回去就向皇阿玛禀明你去尚书房和众位阿哥格格念书识字”
胤禛对夏潇雪他在这个孝懿仁皇后的亲生女儿还是很疼爱的,只是性子太跳脱怕她日后闯下大祸,就行当今的无能太子。那时候想包还来得及吗?但她身边的这个七公主他心中爱慕的女人,但还是怀疑慕容林致根本就不是皇阿玛的的骨血,她的画像送进宫里。太皇太后、老祖宗说慕容林致像极了当年宠冠后宫董鄂妃,董鄂妃在她的四阿哥死后不久病死了。顺治爷出家为僧,如今再见这张脸都怀疑皇上是不是要走上顺治爷的老路,既然是皇上的骨血就好好对待能找回八公主是天大的喜事。何况两个公主深得民心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百姓都成她们是民间公主,这是大清之福董鄂妃就算转世也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了太皇太后也想看看这个七公主。
夏潇雪心里想着还是躲着他们吧!也不行啊,当今太皇太后孝庄太后大玉儿还在呢?回去肯定要穿着旗装梳旗头,也不是没穿过就是太累见机行事她们肯定是要讨好老人家。
慕容林致(朱庆兰)回宫里第一件事去见乌库妈妈(曾祖母孝庄太后),那四个我们要准备什么?
董鄂妃于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被册为贤妃,九月二十八就被晋封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行册封礼,如此快的晋升速度,放眼清朝几乎无人能比,后来咸丰帝在几个月内就把贞嫔晋封为皇后,那是因为她一开始就已经被定为皇后了,可董鄂妃这可真的是靠宠爱。
董鄂妃是清朝第一位皇贵妃,在当时皇贵妃并不像后来那样敏感,无非是顺承明代后宫旧制,在明代皇贵妃并不限编,是可以同时册立多位皇贵妃的,那时候清廷典制未曾完善,所以顺治帝想册立一位皇贵妃也没什么,可是有一件事却彰显了事情的特殊,那就是顺治帝因册皇贵妃之事,竟然颁诏天下,这可是皇后才能享受的待遇,在清朝,只有两位后妃得以在晋封皇贵妃时颁诏天下,第一位就是董鄂妃,第二位是乾隆帝继后那拉氏。
诏书中提到,董鄂妃封贤妃和封皇贵妃都是太后提的,其实这在历朝都属于标准写法,只要是皇太后在就要这么写,这样才能向外展示皇帝以孝治天下,但这种解读也不尽然,毕竟谁也不能否认,万一此事就是皇太后认可的呢。
在册封董鄂妃的事情上,顺治帝是主导,太后也是认可的,在董鄂妃逝世后的,顺治帝亲自撰写的《孝献皇后行状》中对董鄂妃与太后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里面提到,董鄂妃生病时,说“皇太后眷吾极笃”,又言在皇太后生病时,董鄂妃曾废寝忘食昼夜侍奉。
这种细节应证了董鄂妃的确是一位贤德的皇贵妃,一位孝顺的好儿媳,这样一个好儿媳,婆婆为什么不爱呢?
顺治帝是这样评价董鄂妃和新皇后的关系的,他说董鄂妃对皇后十分恭敬,皇后也把董鄂妃当做姐姐,这段话的可信度是很高的,顺治帝对皇后一向没什么感情,却也承认皇后与董鄂妃的关系是不错的。
皇太后病重期间,董鄂妃日夜侍奉,皇后竟然连问都不问,这放在哪个孝顺的儿子身上都不能容忍,皇后这已经犯了“七出”之条,顺治帝这次想废后,除了对董鄂妃的宠爱,也是因为皇后的确犯了足以被废的过错。那年元月,皇帝先暂停了皇后的中宫笺奏等权利,诏令群臣讨论废后之事。
孝庄太后喜爱董鄂妃,但她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能长保荣光,即使皇后再怎么让她不满意,她也得维护皇后,董鄂妃也请求皇帝不要废后,言辞恳切,而且,在废后之事还在商议时,皇后因为过度忧愁进而生病,董鄂妃亲往照顾,数日不离,直至皇后痊愈。所以最后,顺治帝说皇后本应被废,然太后垂怜,念其年幼,故而没有废后。
顺治帝宠爱她、孝庄太后喜欢她、新皇后视她为亲姐,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不管以前孝庄太后和新皇后对她是虚情还是假意,“废后事件”之后她们也能感受到董鄂妃对她们的真心,这样一位女子去世了,太后皇帝皇后焉能不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