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林致不想和他们在纠缠下去走到了御花园看到几个小孩子在玩小木马踢球都是她和夏潇雪给他们的,一旁的太监见到她立刻下跪行礼:“奴才拜见七公主,七公主吉祥。”
慕容林致(朱庆兰)公公,她们几个是宫里小阿哥。我的弟弟吗?
那个太监回她正是:“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十八阿哥在嬷嬷怀里是十九阿哥。”
听到他的名字心里一晃,玉雪可爱的奶团子小小一团真是讨人喜欢。慕容林致(朱庆兰)十九阿哥
历史上皇十九子胤禝,高襄嫔(汉人)生,三岁夭折。走过去从嬷嬷怀里抱起这个小娃娃,嬷嬷向她行礼告诉她:“七公主,十九阿哥今年三岁了”
慕容林致(朱庆兰)三岁(心里一惊)
抱紧他,旁边的另外三个弟弟见到她都向她跑来甜甜叫到:“七姐姐,你真妹,比我额娘都美。”
十八阿哥比十九大一岁,四岁的小娃儿。拉着慕容林致的衣袖撒娇:“七姐姐,你放他下来抱抱我,听说七姐和八姐姐是神仙下凡你们会飞你带我飞一圈好不好。”
十六阿哥也抓着她的衣袖:“七姐姐我也要飞”
十七阿哥也是:“七姐姐,我也想飞。”
慕容林致把小十九交给嬷嬷叫身边的傲霜、绿芜带他们去吃自己做的玉米面海苔饼、红糖芝麻小饼、双皮奶、黄油卡通饼干、原味蛋挞、小蛋糕,几个小孩子立刻被吸引走不纠缠她。她抱着小十九去见高襄嫔娘娘到了她的寝殿里交给高襄嫔转身就扇了那个照顾小十九的嬷嬷一耳光。
高襄嫔被惊到了,她在宴会见过慕容林致觉得她不是这种脾气暴躁的人怎么会突然动手打她的嬷嬷呢?那个嬷嬷还不明所以恶狠狠的盯着她慕容林致先发制人怒斥慕容林致(朱庆兰)狗奴才,十九阿哥有哮喘病,你敢带他去御花园是要他死吗?说是谁给你的胆儿。
“什么徐嬷嬷你,她说的是真的吗?”要不是抱着孩子,高襄嫔差点被气晕过去。孩子睡着了,慕容林致在御花园抱着他的时候给闻了治疗哮喘病的药。
身边的太监抓住跪在地上的徐嬷嬷,有人赶紧去通知皇上,他们当中也有不行的。徐嬷嬷就要咬破舌自尽,慕容林致眼疾手快抓住她的下巴使巧劲一拉下巴脱臼眼神阴冷蹲下身抓住她的头发:“慕容林致(朱庆兰)说是谁让你害十九阿哥,舌头还在还能说话。”
皇上等人赶来还有四爷挡八爷挡,他们看到这一幕也没想到一恶搞嬷嬷敢谋害皇子,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慕容林致快准狠的性子。皇上听说小十九发现得早暂时没事了,小十九哮喘发作不是因为御花园的花儿,是徐嬷嬷的手绢有夹竹桃的花粉量不大但经常擦嘴对于差点哮喘病发作的孩子是巨大威胁。
康熙看了眼那个经过太医检查确有夹竹桃的花粉,气的康熙当场一脚提到那个嬷嬷,恨不得当场将她碎尸万段。慕容林致(朱庆兰)皇阿玛先把这个奴才压下去,别吓着十九弟。
康熙会意让侍卫先把徐嬷嬷压下去严刑拷打安慰高襄嫔和十九阿哥,让太医听从慕容林致的医疗方案保护十九阿哥。
康熙让慕容林致和他去养心殿还有叫上夏潇雪一块儿,其他几个儿子不许跟着。那几个阿哥回到自己府里在猜测康熙的目的,两个公主一回宫夺得了康熙的所有宠爱就连太子都要向后站。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想拉拢两个公主,之前朝中大臣提起两个公主到了成婚的年纪改为两个公主选夫君本不是什么大事。却把康熙气的当场将大臣拖出去还连降四级,康熙的做法就是要给那些阿哥一个警告真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
养心殿里李德全也出去了,康熙和她们聊起来问她们可猜到险些害死十九阿哥背后的人谁慕容林致回答慕容林致(朱庆兰)皇阿玛不是已经猜到了吗?
夏潇雪不知道她也不想问了,知道康熙会怎么做。康熙喝口茶又问她们:“你们两个成天呆在大清不担心自己的国家会有狼子野心之人某朝篡位吗?”
夏潇雪坐他旁边嘻嘻哈哈夏潇雪皇阿玛都不担心,我担心什么?谋朝篡位,他们能成功是他们的本事那是女儿我无能。
康熙又说:“你们两各自国家为什么不用太监,你们是姑娘家为何不学大清宫里怎么不用太监。”
夏潇雪皇阿玛正常人谁愿意做太监,一不小心命都没了,都挺可怜的好好做个人就行。
慕容林致(朱庆兰)皇阿玛您准备对索额图动手了吗?
慕容林致也做他旁边想到这件事才是康熙让他们来的目的,索额图真的把胤礽给毁了康熙:“胤礽年仅8岁便能开弓,而且射箭的水平很高;”
“10岁时能将四书五经烂熟于心,还能拟出很不错的对联。”
“到了胤礽20岁左右时,朕便让胤礽帮子一起处理朝政;朕从一开始就将胤礽当成未来的天子来培养,也是为了让其他的皇子们知道“你们无需争夺皇位,未来的天子我已经培养好了。”
康熙感慨:”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当年老祖宗(孝庄太后)为了拉拢索尼家族共同对抗鳌拜,毅然打破了清朝皇后都是博尔济吉特氏的规律,将她指婚朕。成婚时,我11岁,赫舍里氏12岁。表面看,朕和赫舍里的结合只属于政治联姻,但实际上,朕和她从小就是青梅竹马,而后来在朕准备扳倒鳌拜时,赫舍里氏也始终默默地支持着朕,朕与赫舍里患难夫妻。
朕15岁时,赫舍里氏就为朕生下了一个小皇子叫承祜,只可惜,承祜才4岁时不幸夭折。朕20岁时,赫舍里氏又为朕生下一个儿子,就是胤礽,只不过,在她产下胤礽后就撒手人寰了。
赫舍里氏的离去让康熙心里悲痛万分,爱屋及乌,于是,就将对赫舍里氏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胤礽身上,不但给了他太子的名号,为了让他将来顺利登基,还为他找了一帮好师傅。李光地、熊赐履、汤斌三人是胤礽早期的老师,个个德高望重、声名远播,学识、才华、人品都是万中挑一。在几位师傅的细心调教下,5岁开始,胤礽就开始接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7岁时已经能通晓满、汉双语,并可以熟练背诵四书,同时,在康熙的严格要求下,胤礽也不敢对满人的老传统骑马射箭掉以轻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康熙有意让胤礽开始处理政事,在他两次征讨葛尔丹时,大小朝政都是由胤礽处理,即便康熙在朝,许多本该由皇帝主持的祭祀、仪式都交由胤礽代理。当然,也有一些藐视太子的人,一旦被康熙发现,不管官职多大,都会遭到打压和迫害。康熙对胤礽期望太大了,他不允许有威胁到胤礽皇位的隐患存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