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一路出城在路口处停住,薛洋原本打算将这二人教训一顿再走,但那人让他下车之时,他竟莫名生不出这样的念头。
那人什么都没问。
似乎对他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而且他明知孔闻泽追的人是他,他似乎也不好奇细节。
他初始以为是这人过度恐惧,以至于不敢开口,可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个人似乎并不惧他。
他整个人没有半分生命受到威胁的惊惧,反而是他薛洋,时时提心吊胆。
“喂!你就这么容易让我走?”薛洋临下车的时候又莫名问了一句。
那人没应他。
薛洋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他,见人浑身洁白无瑕,一副生人勿近的端庄模样,忍不住想戏弄他,想着便将手中的长剑立起来:“你知道小爷这柄剑杀过多少人?你今日若是任由我被捉住,便是大功德一件,可你救了我,便是罪孽。以后我杀的每个人都有你一份功劳。”
那人看了看他的剑,淡淡道:“就凭这把剑?”
薛洋道:“这把剑足矣。”
那人看向他:“那你可知一个大夫最擅长什么?”
薛洋语带嘲讽:“救死扶伤,妙手回春?”
那人面色淡然,两侧的耳发落在胸前显得分外柔和。
薛洋还要说什么,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初始他只当是身上的伤口引起,可谁知那疼痛越发剧烈,从钝痛转为针尖刺骨一般,痛的他冷汗直冒,片刻之后,竟连手脚都开始痉挛抽搐。
“你……你做了什么?”薛洋跌倒地上,手上青筋暴起,皮肤开始泛起大块大块的红斑。他想去拔剑,但手指僵硬,根本不受控制。
那人坐在后座上冷眼看着他:“要不了命,只是小惩大诫一番。”
薛洋倔强的抬起头瞪着他,试图攻击他,但试了几次都无能为力。
那人看出他的心思,却没有半分惊恐:“我对你行善为恶并不在意,下去吧。”
“你……”薛洋看着这人,只觉得此人看他的眼神仿佛在看一坨烂泥,生恐沾染到自己身上。似乎连他此刻待在他的马车里都污染了他周遭的空气,“呵……”薛洋攥紧手上的剑冷笑,“越齐九州之地的贵公子,好大的派头。”
那人并没应他。
“你记住了,小爷我叫……”
“下去。”
薛洋暗自攥紧拳头,看了一眼那人之后,竭力撑着身子爬起来,转身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外面的阿明见人离开,赶忙捞开帘子:“二爷,你没事吧?方才那泼皮……”
“去孔府。”
“是。”
/
“承翊来了吗?”孔府老爷孔睿已经问了好几次,底下人都说还没到。
来贺的宾客都在猜测这人是谁,竟让今日的大寿星干等。
正说着,就听见门口传来又响又长的高呼:“孔家二爷到!”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门口。接着就见一个月白身影进门。大厅内莫名安静到极点,连呼吸都变得轻浅起来。
孔睿迟疑了一下,半天也不敢确认来人是谁,道是下方的郑文彦目中一喜,抬脚迎过来:“承翊,来了?”
来人朝他见礼:“文彦兄长。”
郑文彦将他扶起来,玩笑道:“今日怎来迟了?叫我们好等。”
旁边阿明道:“文彦少爷,你可不知道,我们来时在路上……”
“阿明……”人一发话,阿明只好闭口不言。郑文彦看在眼里,见人不愿说也没勉强:“此番来抚君城,怎只带了阿明?越齐距此路途遥远,该多带些人照应才是。”
孔承翊道:“兄长外出,我身侧的人便都让他带着了。再说,我来孔府贺寿,又有什么危险?”
郑文彦看看他,明白他的意思,也未宣之于口。继而孔承翊从阿明手中接过一个银铸的盒子递过去。
“这是何物?”
孔承翊道:“兄长托我带给你。”
郑文彦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乃是一颗晶莹圆润的夜明珠,熠熠生光,看的周遭的人个个心中咂舌。郑文彦笑着阖上盒子:“我随口一说,承平哥道当真了。替我谢谢他。”
“兄长说,你喜欢就好。”
郑文彦看看他,继而道:“上回我听你说,夜明珠研磨的粉末有奇效。”
孔承翊如实道:“可祛疤除痕,驻颜美肤。”
接着那盒子就被郑文彦放到他手上:“给。”
孔承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郑文彦看着他笑:“承翊是医者,这夜明珠难得,在你手里有更大的用处,放在我这里,不过白白蒙尘罢了。”
孔承翊道:“可这是兄长送……”
“承平哥既送于我,我转送也未尝不可?”
孔承翊看了看,直接将盒子推回去:“这是我兄长着人从东海之滨收购而来,足足花了三年时间,文彦兄长若要转手送人,不必让我和兄长知晓。”
“承翊,我不是……”
孔承翊未听他解释,抬脚从他身侧走开了。郑文彦捏着手上的盒子,见人误会他的意思,只无奈的笑了笑。
孔睿终于肯定面前的年轻人就是他二弟的孩子:“你是……承翊?”
“孔老爷。”孔承翊见礼,旁边孔闻泽道:“承翊哥哥,你该唤我爹大伯父。”
孔承翊没应,继续道:“孔老爷,承翊受兄长之托前来贺寿,阿明,礼单。”
贺寿词一句没说,张口便是礼单。阿明从怀里掏出一张烫金的红贴递上去,孔睿一时不知该接还是不接。但过了片刻后,孔睿还是让人将礼单收下。
孔承翊落座。
厅内慢慢恢复了热闹。
众人对越齐九州的孔家早有耳闻,原本还想巴结一番,可见这位孔二爷性子冷淡,生人勿近,也无人敢上前冒犯。
这觥筹交错之间,孔承翊独居一席,自成一道风景。
与之相对的恰是聂清。不过聂清有些心不在焉,也没多留意这位孔二爷。
酒过三巡,众人正喝的高兴,外面突然来了一行不速之客。
一行十二人,个个身着青袍,戴着金纹黑面,压着龙头剑。
这是天尊座下俗世弟子特有的装束,众人一见便肃然起敬,上方的孔睿也是忙不迭迎过来:“诸位仙使驾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快请上座。”
为首的人朝孔睿行了礼,“孔老爷,上座便不必了。我们此次前来,是想问问孔老爷,上回让你考虑的事情,考虑的如何?”
孔睿有些犹疑:“考虑的事情……”
“为天尊修建神殿乃是无量的功德,孔老爷乃抚君城首富,想必不会吝啬区区钱财。”
孔睿点头迎合:“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您上回所说的数目,着实难为我了。”
那人道:“天尊济世救民,救万民于水火,如今我们所做不过是为天尊修建神殿,以表诚意而已。天尊从未强求这些,只是上回是孔老爷亲口承诺要捐出家财以报天尊搭救令公子之恩,如今食言而肥,着实不好。”
“这,我……我当时……”
“孔老爷若是食言,天尊便也要收回昔日恩赐……”
孔睿大惊:“别!别!你容我再考虑考虑。”
“孔老爷已经考虑的够久了……你这样一推再推,只恐让天尊心寒。钱财乃身外之物,如何比得上令公子的性命?再说,如今到处不安泰,若无天尊庇佑,孔老爷如何还能作大寿享乐?”
孔睿无言以对。
接着,那人又道:“听闻孔府在越齐之地有一脉甚是兴旺,今日孔老爷做寿,他们可有来人?”
闻言,孔睿赶忙道:“来了来了。仙使,我给你引见。”
说着就引着人走到孔承翊跟前:“仙使,这便是我那位已故二弟的幼子,唤作承翊,今日特意来为我贺寿。”
那人将孔承翊打量了一番:“我听过你,听说你医术不错。”
孔承翊道:“不巧,我对阁下一无所知。”
那人也不恼,笑道:“孔二公子果然如传闻所说孤高冷傲。不过,这人还是有些敬畏之心的好。”
孔承翊道:“阁下有话直说。”
那人道:“听闻越齐九州,乃天下最为富庶之地,孔府立于此又居首位,家财不可数计。不知二公子可愿慷慨解囊,以表诚意?”
孔承翊道:“阁下谬赞,孔府不过一普通商户而已。何况在下向来不理府中事物,此事只恐帮不上忙。”
那人眼色沉了沉:“二公子如此说,是没将天尊放在眼里吗?”
孔承翊道:“孔家经商不易,一钱一厘来之艰辛。天尊心怀万民,定然能够体谅。”
“你……”
那人见孔承翊当众让他难堪,一时恼怒竟拂袖而去,整个屋子的人面面相觑。孔睿原本还打算说什么,但见人神色冷淡,也不好开口言说,只得作罢。
好好一场寿宴,最后谁也没了兴致。酒罢之后,孔睿和孔闻泽留他,孔承翊直接拒了,领着阿明径自离去,道是郑文彦一路与他同行。
“如今各处大兴土木,农田荒芜,商贾停市,再这样下去,真不知是什么样子?越齐一带情况如何?”
孔承翊道:“还好。越齐不缺钱。”
郑文彦笑笑:“难怪承翊今日如此有底气。只是我们不过寻常人家,还是不要与这些仙使冲撞为好。承翊,”郑文彦看向他,停住脚步又道,“当真不在抚君城留几日?”
孔承翊道:“再过几日,兄长便要归家。”
郑文彦明白他的意思,却还是明知故问:“你要回去等他?”
“嗯。”
郑文彦看看他,又道:“替我向你兄长问好。还有,谢谢他的夜明珠。”
孔承翊道:“文彦兄长若是想谢他,可与我一道去越齐。兄长回来见到你,定然欢喜。”
郑文彦道:“承平哥事物繁多,我便不去扰他了。”
孔承翊道:“我道希望你能与我同去。”
闻言,郑文彦眼中莫名生出几分难以抑制的光彩。但接着他便听到人道:“兄长勤于商事,这么多年从未懈怠分毫,也只有文彦兄长能让他分心。他知道你喜欢练箭,还特意请了厉害的师傅,苦学了两年之久……”
郑文彦听着,眼里的光彩慢慢散开:“原是如此,难怪承平哥箭术突飞猛进。”
“兄长原是答应你此番前来与你切磋箭法,只是与姜国的商贸沟通在即,他实在无暇分身,这才失约,还望文彦兄长勿要介怀。”
郑文彦道:“商事要紧,切磋箭法什么时候都可以。再说,此番你能来……”后面要说什么,他又莫名没说下去,只是视线移到他额间,“承平哥来信跟我说,你伤了脸,可是此处?”
“小伤而已。”
“采药之事交给底下人去做就是,你何必亲往?前些日子他才在信中同我说起此事,说你足足昏迷了半月。”
“无碍。”孔承翊说着看了看天色,“文彦兄长,时候不早了,告辞。”
“承翊……”郑文彦突然又叫住他。
孔承翊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路上小心……”
孔承翊朝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
上了马车,阿明问他:“二爷,咱们现在回越齐?”
“先去一趟兰陵。”
“去兰陵做什么?”
“听闻那地方有鲛人珠流出,兄长向来喜欢这些珍异珠子,若能寻到一二带给他,也算咱们没白来。”
闻言,阿明直言道:“二爷,我看老爷寻那鲛人珠是为了讨文彦少爷欢心。你送给老爷,老爷转手就得给了文彦少爷。就像那颗夜明珠,明明是二爷冒着生命危险给那小蚌精治伤才得了颗珠子,老爷却要送给文彦少爷。”
孔承翊道:“兄长喜欢送给谁就送给谁。只要他高兴就好。”
“是,阿明知道,二爷和老爷兄弟情深,是不会计较这些的。”
“走吧。”
“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