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高一上学期。一个叫做刘子圣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本小说叫做《悟空传》,当时的我不以为意,认为不就是西游记的同人作品吗?不屑一顾。后来不久,在某个放假实在太无聊了,想起来小圣说的悟空传,立马打开QQ浏览器,搜索悟空传三个字,立马就有小说出来了,我带着一颗好奇心开始读了起来。
刚开始看被唐僧与各种搞笑的语言逗乐了,感觉这和西游记的人物性格怎么差这么多。唐僧学会了泡妞,沙僧这个人物变得冲动,猪八戒和猴子变成两个逗比了。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前面是笑着看的。看到后面。假悟空出现去大闹天宫时。虽然那后面我没看懂,我却还是感觉很悲伤。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我很难过。最有印象的便是 结局 “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怎能忘了西游?
第二遍带着去看懂这本小说的目的去看这本书,依旧没看懂。为什么会有两个悟空?为什么要打死唐僧?为什么结局这么悲惨。
第三遍看这本小说已然是一年后了,带着怀旧的心情,我又看了一遍,看完依旧感觉心酸,这年我还是高二。每次读玩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变得郁闷,我开始思考.然后我留下了泪。
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既然在这虚无的时间里我活着没有追求,为什么我还要活着,我的身边还有谁能陪我到最后?
又过了半年,我打开QQ浏览器,看了看过去的书架。悟空传的这本书已然要收费看了。为了纪念心中的猴子,我在网上下了免费电子书。继续阅读。这次我阅读的很深,我慢慢在看,我看完之后,去百度了如何分析悟空传这本书、我看了好多好多分析。我开始能够看懂百分之80多了,我也开始明白悟空传这本书的作者写的这本书是有多好了,我去百度了一下作者。
今何在,原名曾雨,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从小便是神童,四岁能讲西游记的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听。
在阅读第四遍的时候,我已然把悟空传的其他相关书籍看完了 那便是《西游日记》悟空传是作者今何在2000年在网上发布的,西游日记是隔了十多年后的2012年发布的。当时看西游日记时作者也说为了怀念当时的热血再次写的。写的真好。
期间我向我的几位好朋友推荐了悟空传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值得我推荐。
第五遍我买了实体书。 我才发现我之前看的版本是悟空传的第一卷。悟空传其实还有第二卷百年孤寂,但是呢,第一卷好像与第二卷没有太大关系。第二卷主要突出,悟空,唐僧,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的形象。算是对第一卷,乃至整个悟空传主旨的升华。
整本书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已经写出来了。我当时看的电子书是盗版的,有一些重要的内容没看到。
1 人的一生要追求什么,功名利禄?得到这一切之后呢?当你老去的时候,回想一生,你会不会遗憾?似乎不论如何去苦苦追求,总有一些你必须放弃,总有一些你只能怀念,还有一些永远只在梦想中。我们永远在计算成败、取舍与得失,却没有人能找到正确答案。
2 《西游记》里的一切都很隐晦,但我写得很直白。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处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呢?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3 有未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去见证这个未来,见证我们走过的路。成败,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就在于,当你深知这一点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我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
我买的实体书上还有哪咤传,杨戬传。这两卷。与悟空传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呢这本书我高考后就弄丢了。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挺后悔的。
第六遍。此时的我已经上大学了。没有什么书是值得我愿意看六遍都不会腻的,除了悟空传这本书。此时我看到书中的那句“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顿时觉得物是人非,满心沧桑。一晃,我的少年时代已然不见了。连高考都觉得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可是我的心并没有老、并没有忘记心中的哪个猴子、并没有忘记那句“我不认输!!!”
满怀着对悟空传的喜爱,我今天在此写下我的读后感
由于这个故事讲述太困难了,我就不讲述了
悟空
1这战斗将无法终止,直到他倒下,他仍然狂笑,笑出了眼泪。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这是第一章前面的题记。以前我看不懂,现在我看懂了。那是猴子不放弃,到死都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反抗。
西游本来就是金蝉子与如来的一个赌约。悟空也只是象棋里的棋子,
当象棋里的卒子发现自己是棋子--表示无法接受,并开始试图反抗。即便最后也没放弃。
小说里一开始孙悟空已经忘记自己的身份。
确实。现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界限。原本无拘无束的少年突然面对这样的界限难免会撞得头破血流,之后又会怎么样?悟空选择了遗忘,五百年后 ,他遗忘了大闹天宫的一切,遗忘了蟠桃园前坐着的紫霞,遗忘了花果山上的松鼠和大树;
难道这不正是对应,年轻的我们,面对各种困难,各种现实,各种挫折,各种打击,于是放弃了当初美好的理想与追求吗?
2事实上,他想发怒,却觉得心里空空的,什么也涌不上来。于是他只有在狂笑声中缓缓地走。“为什么他们都要笑?”“我现在应该做什么?” 这段话 ,我想表达了,面对各种质疑,各种嘲笑,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选择了沉默,我们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无能为力。
3敖广望着孙悟空远去,喃喃说道:“竟然就这么走了?”他叹息一声:“当年也是一代英雄啊……现在……却浑然不知自己为何奔忙。 这段话。当年的我们曾经热血,年少无知,疯狂追求过什么,有自己的追求,长大后渐渐遗忘了心中的那个小小少年。不知道自己为何奔忙……
4 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这段话。当悟空把生死簿一笔勾销,天下所有妖精都死不了的时候,神发现管不了这些妖精,便开始发兵,进攻花果山,长年的战争,花果山再也不是以前的山清水秀那个花果山,而是生灵涂炭,寸草不生的地狱。悟空目睹这一切,他害怕了,他投降了,他厌倦了,他向神妥协了,他被封为了弼马温这一官职,他选择了遗忘过去。 有些时候我们人生往往遇到各种挫折,我们无能为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妥协,只有尝试去遗忘,忘记以前的自己。(但是最后悟空还是反抗了)为什么要让一个已无力作为的人去看他少年时的理想?
5 “也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天宫,有一片黑暗,在那片黑暗的深处,会有一片水面,里面映出他心的影子,灵魂就居住在那里。可是当一个人决定变成一个神,他就必须抛弃这些,他要让那水里什么也没有,什么也看不见,一片空寂之时,他就成仙了。可是,他心里是空空的,那是什么滋味?你知道吗?你…… ”
“现在你和他们没什么不同了,你们会在云雾里面无表情、毫无目的地飘来飘去。我曾羡慕你有灵魂,可现在,你却为了当神仙,把它丢了。”
这是五百年前紫霞对悟空说的两句话,也许在成长的时候我们需要改变自己,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但是心却变得空荡荡,这值得吗?我也没有答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
6我知道天会愤怒。如果人触犯了它的威严。但天是否知道人也会愤怒?如果他已一无所有。当我乞求时,你傲慢冷笑。当我痛哭时,你无动于衷。现在我愤怒了。我要听到天的痛哭,我要听到神的乞求。我知道天会愤怒,但你知道天也会颤抖吗?苍穹动摇时,我放声大笑,挥开如意金箍棒,打它个地覆天也翻。从今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段话,悟空来到蟠桃会,悟空看到王母残忍的对待阿瑶,他忍不住了,他为阿瑶出头了,王母叫他一声“妖猴”,积压在心中的心酸与苦一下子就爆发了。他开始反抗了。悟空来到蟠桃会之前遇到过紫霞。那段话我也觉得意味深长。(紫霞摇了摇头,又去看着天际,自顾自说着:“晚霞的绚丽是不会久的,灿烂过后,便是漫漫的黑暗了。”是啊,对各种困难妥协是不会安逸太久的,黑暗要来最终还会来的。)
7 “我是谁?”他对身边那已然看不清的影子说。“你是不肯放弃梦想的人。”紫霞含泪说。“……那……在与如来决战的又是谁?”“他……他是失去了一切,除了自己,什么也没有了的人。”
这段话,是五百年后已经带上紧箍咒恍然间,似乎想起了一切。与紫霞的对话。 也会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到最后一无所有。但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他突然记起了一切。五百年时光,五百年前,五百年后,突然重合到了一起。他想起了自己是谁,他开始反抗。
8 但他仍在挣扎着站起来:“如来!出来!我们面对面大战三百回合!”“哈哈哈哈……”那个声音在虚空中大笑了,“你战不胜我,因为我无本无根,以空为凭,而你却是欲望化出的实物。”“如来!出来与我一战!”“哈哈哈哈……”那声音仍在虚无中笑了。“如来……出来……与我一战!”笑声中孙悟空的意识开始消失,他的眼前变得模糊。最后他死了。。。
这段话。即使悟空最后死了。但悟空最后想起了以前,他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选择了反抗,反抗到底,纵然是死!
所以说如来与金蝉子的赌约,如来输了,到最后悟空的意志没有认输,悟空的意志跳出了那个界限。
所谓的界限就是作者对人生思考的界限。原话如下。
可能每个人童年的经历都会暗中影响我们的一生,现在我也总有一种感觉,这世界其实只是看起来很大,可实际上你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在这有限的几平方米空间中不停地画圈,你以为你走了很远,一看里程表都好几万公里了,其实只是在转圈。所以一直以来我总有一种冲动,想冲破什么,想逃脱什么,这种感觉伴随着我的人生且愈演愈烈。我想其实所有人都一样,我们会觉得世界越来越小,但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在长大。你总认为远方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就在前方等待,然后不顾一切地奔过去,也许有人真找到了那个世界,也有人发现全是幻影。
悟空传里面还有八戒的爱情。那只在夜里对月亮流泪的猪,唐僧,那个在追寻答案的人,以及沙僧,那个一直想弥补自己过错的人。
悟空传各种人物性格鲜明刻画的好,除了唐僧第一章就死了。哈哈,到第二卷才有戏份,可怜我的唐僧小和尚。其他人物就不说了。其他内容也不说了,4000多字已经到了。
看了悟空传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以前那个热血,有追求的自己。也看到了现在,面对困难,那个轻易妥协的自己,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那个轻易放弃的自己。那个失去追求的自己。
动漫电影大圣归来主题曲《从前的我》,中有一句“若是遇见从前的我,请把他带回来”。
纵然现实上演的是不肯绝望的人的悲剧,但是我想悟空传已经给了我最好的答案。
哪怕是野火焚烧,
哪怕是冰雪覆盖,
依然是志向不改,
依然是信念不衰。
最后。以作者喜欢的那首歌的台词结尾。
杨紫琼的《爱似流星》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如果迷乱是苦,在开始还是结束,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回首。
怎能忘了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