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日子,过的也轻松,唯一不适应的,就是二公子那张冷脸,并且,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冷的趋势,母亲时常喊她过去,还有大少奶奶,都在旁敲侧击的问,是不是最近遇到了什么事儿?还是两人相处不愉快?
问的阿禾想笑,她素着一张脸,还真的笑了。
阿禾的确不知道,二公子这越来越严肃的样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毕竟她在他身边,可没感觉到一分这人的正经。
说起来,这年月也过得轻松,三小姐今年就要过及笄之礼了,还是一副孩子性子,这两年外面不太平,但是夏台这个地儿,倒是太平的紧,也没拘束了三小姐。
三小姐单字一个鱼字,祖母家里信佛,三小姐刚出生的时候赶着去京城里大相国寺给上香,大和尚说要见见三小姐,见了之后,只说难得,后又给取得名字,又说是与佛有缘,什么佛语、偈语的,老祖母虽然没听懂,但是大概知道是个好命。
后来太太生气了大半晌,无奈,怄不过老太太,要了这个名字,老爷见太太心气儿不顺,又顺手给取了个小名,江江。
嗯,太太名字里有个江字。
阿禾还是在大少奶奶那里听到的,闻言只觉得心里暖意渐生,这是极有情谊的一家人。
如今,自己何德何能,嫁入这样的家里呢?
显然,也有别人这样想的。
三小姐的及笄之礼办的极好,虽然他们家是才来夏台,可是大公子是个教授,二公子是个仁商,平时做人又低调,乐善好施,怎么会结交不到人家呢?
请了家里的老人不说,还请了当地最有福的太太过来给三小姐插簪、束发。
把阿禾和大少奶奶忙的够呛。
阿禾见大少奶奶有些不镇定,想来,这时辰怕是小公子要找娘了。
“大嫂,您先回去一趟,看看小公子去,我先在这里看着,有嬷嬷们呢,不碍事。”
大少奶奶感激的看了一眼阿禾,点点头,摸摸她的手,道:“多谢。”
阿禾眼见着大少奶奶过去,这边又来了一户人家,看着规制,阿禾心里一动,他们可没有请为官之家的人,再小也没有。
只是这……
阿禾赶紧给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让人给母亲送信去。
人来了,阿禾就得迎上去,“太太安好,民妇眼拙,家里太太正在内里接待,还不得空出来,真是慢待了。”
这位太太身后带着一个妙龄少女,看着大约十六七的样子,前凸后翘的,颇有一番风情。
夏台这边的女人大都这样。
这位太太点点头,也不太说话,还是身边的嬷嬷出来说话,只道:“奶奶也安好,我们太太是贵府的娘家姨妈呢,这关系,亲近着呢,只是这次帖子倒没有送来,我们太太心里有姐妹,这才来看看。”
阿禾心里又是大汗,虽然她消息没那么灵通,但是多少也知道,京城里如今差不多都乱了,听闻庞家的人这次受牵连颇多,大多都回了本家,江南,怎么,这边却冒出来一个姨妈呢?
且,阿禾不动声色的观察,这位浑身上下,可都冒着贵气……
阿禾反应快,嬷嬷话音刚落,阿禾就接道:“那合该是这样的,我嫁与二爷之后,还未全见过两边的家人,只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见到一两个伯父兄弟的,太太也想过家里的边儿的亲人,如今太太来了,可真是好,不知这位是表妹还是表姐?长的真好……”
只见面前两人同时皱眉。
那位嬷嬷立刻说道:“哎呦,是奴婢的错,只顾着说亲了,忘了给您介绍了,我们太太夫家姓杜,这位是二公子的表妹,单名一个茵字,奶奶就喊茵表妹就好。”
阿禾一愣,笑了,“茵……可是草字头一个因果的因?”
太太有些不快,也开口了,点头道:“正是。”
那位表妹就侧了个身,行礼请安,“二表嫂好。”
阿禾赶紧上前扶住,“表妹同好,我这里想其他的了,原是之前也有个表妹,也叫茵茵,你们二人……真是好。”
阿禾腹诽,那个茵茵就让人遭不住,快要了她半条命去,这个茵茵呢?
杜茵脸色一白,她最不喜欢别人拿她与庞茵茵相比,冷了声音道:“三表姐是个好的,太师嫡女呢……”
似是还要讽两句,杜太太就呵斥道:“好了,”又对着阿禾说道,“赶紧带我们去见你母亲去,在这里左顾言它的,像什么样子……”
“五姐,好久不见呢。”
后面太太的声音传来,阿禾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太太上前来,的确是她家的亲戚,呵,一辈子都不会忘。
拍了拍阿禾的手,“好孩子,往里面去吧,看看你妹妹去。”
阿禾点点头,大方的见礼,随后去了。
拐个角,猛吸一口气,这还是这两年来,她第一次这么慌张。
“奶奶,咱们……”阿正说着话,也是担心。
话还没说完,阿禾肩膀上就搭了一只手,阿禾抬头,二公子。
“怎么了?”
阿禾这才真正安心下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