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周乙打探到萧山令的府邸 你们二人装扮而来,刚到萧山令府邸附近你们就碰上刚出来的唐生智,你们连忙躲避起来。
听到汽车轰鸣声响后,你探探头确认人走后,才谨慎来到萧府前
龙套角色宪兵:“什么人!这是萧少将的府邸不得进”
门口两位宪兵拦住你们,厉声将你们隔绝在萧府外
周乙“我们来找萧少将有重要的事,还请二位军爷进去通报一声”
龙套角色宪兵:“你们是什么鱼龙混杂之辈,萧少将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嘛!”
你·余周“二位军爷,我们是张学良部下的,奉我们张少帅的亲笔书信,特意来南京找萧少将,麻烦您进去通报一声”
你边说边将袋里的信亮出来给他们看,周乙颇为赞赏看你一眼
门口的宪兵上下打量你们几眼,良久后开口
龙套角色宪兵:“行吧,我去给你通报一声,你们在这等着”
你·余周“多谢了”
周乙向你挪了一步低声问着
周乙“什么时候弄得亲笔信?”
你·余周“我骗他的”
一会后那个通报的宪兵走出来站在石阶上对你们说
龙套角色宪兵:“萧少将有令,同意你们两个进去。”
你和周乙相视一笑同时说了句“多谢”
你收起那封信,来到萧府内被下人带到书房,萧山令正在写墨宝,见你们到也从容不迫写着字。
你默默注视着萧山令的模样和身影,你想都没想过有一天居然和抗/日/英雄面对面见上
良久后,萧山令放下毛笔去磨墨他连头都未抬一下问
萧山令—英雄“就是你们两个找我?”
你·余周“萧少将您好,见到您我毕生感到荣幸。”
萧山令—英雄(抬眸)“毕生感到荣幸?你这话倒说的挺有意思的,你说说为什么感到荣幸。”
你·余周“因为您是抗日英雄,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历史上你出现在南京时期最为惊艳的一笔。”
萧山令听到你的话,放下墨研背手走出来,他眉头紧蹙盯着你和周乙好一会,又将视线落在你身上问
萧山令—英雄“你口中说的那个时代,是什么意思?”
你·余周“未来。”
萧山令—英雄“未来?”
你·余周“对,未来的中国。”
你的话音一落,整个书房内又是一阵寂静,你毫不惧怕与萧山令对视。
你早已做好将一切脱口而出的准备了,只盼他信。
你·余周“萧少将,上海失守 日寇早就计划好对南京首都下手,就在近日不久南京将会面临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萧山令—英雄“我们早就知道日寇有备而来,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敢来我们也敢打,我们誓死都会守住南京”
萧山令—英雄“你说的那场浩劫永远也不会发生”
你也希望永远不会发生,但历史不会骗人。
你知道萧山令是个铮铮骨的真汉子,他爱国爱民之心天地可鉴,但他也绝不能容忍仗还没打就投降的懦夫
你·余周“萧少将我恳求您相信我”
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萧山令见你跪表情有些慌张,周乙低眸望着你并没有拉你起来。
萧山令—英雄“你…你…这是作甚?”
你眼里泛起泪花仰视着萧山令哽咽说着
你·余周“萧山令少将,因为我是来自一百多年后的人,你们在这个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我都知道,正因为我知道所以我不想亲眼目睹这场浩劫发生…”
你·余周“南京失守,日寇入南京城后他们举着东/亚/共/和的旗帜,欺辱南京百姓长达六个星期!遇难人数30万多人!它被称为历史上南京大屠杀…”
你·余周“我…我想让整座南京城的人都脱离这个浩劫。”
你·余周“所以我求您和蒋委员说一下,至少要将这些百姓送出南京城。”
萧山令盯着满脸泪痕的你,顿时有点心软了,他也是一个父亲。他上前扶起你声线变得柔下来
萧山令—英雄“无论你说的是真还是假,送百姓出城是件好策略,我会和蒋委员提起”
你·余周“谢谢您,谢谢您”
一边响他鞠躬一边对他感谢
他又扶起你,严肃的面孔上抹一丝笑容,他柔声向你询问
萧山令—英雄“你刚刚提到的未来中国,它是个怎么样的世界?”
你抹掉满脸的泪痕,吸了吸鼻子,脸上浮现出笑容字正腔圆慷锵有力说道
你·余周“未来的中国是盛世中华无人敢来犯,人间炊烟不断,老有所依 子有所归 新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你·余周“这盛世因你们以身赴死坚守国土而来,请受晚辈一拜。”
你后退几步,含在眼里的泪顿时又尽数落在脸颊上,你作揖对着萧山令和周乙深深鞠躬。
我不知该如何描述他们丰功伟绩的一生,只能用鞠躬这笨拙的方式来感谢他们。
————————————
中国 重庆
高志航“昨日刚下达的命令,说是要尽快整顿好军队去接蒋委员来重庆。”

荣石“他不坐镇南京,岂不是等于放弃了南京。”
高志航“其实蒋委员也心知肚明,南京是守不住了。”
高志航的一席话让荣石气愤不已,连守都未守 怎么就知道守不住。
荣石卸下自己的国/民/党的军帽,解开军装扣子 高志航看着他动作疑惑,遏制住他脱下军装的手问
高志航“荣石,你这是干什么?”
荣石“我要去南京”
高志航“这个时候你去南京,是去送死吗?”
他一把推开高志航拦住他的手,荣石上手拽住他的军装衣领慷锵有力地说
荣石“高志航你是忘了我们从军的初衷了吗?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句守不住就放任数万南京城百姓于置之不理吗!”
高志航“荣石,我高志航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荣石“我知道。”
荣石“既然你有命守在重庆,我就自己去南京。”
他松开高志航,一气呵成脱下军装扔在桌上,高志航望着他丢下的那套军装沉思了许久。
————————————
民国二十六年 十二月初 冬季
这晚南京城异常安静,连打更声都未听见,全城漆黑一片只剩稀疏月光洒落片只面,行色匆匆的脚步声和响亮的军靴声
“后面跟上,快一点”
“夜里路黑,都小心点脚下”
“大人都看好自己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