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儿时不时地攥紧小拳头,心下十分着急,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于先生见着自家兄弟要“吃亏”了,疼孩子的谦儿哥,便不动声色地接了一句,“那秋观明月如同碧水。”一句唱词,生生上了一个八度,让人听着,便忍不住拍案叫好。
一句唱腔,便将观众所有的注意力,牢牢地抢了回来。这已是救场了,不曾想于先生还有后手,扭过头来,对着小皮皮大声地说到,“来接这句试试。”
这句看似是对小鱼儿说的,可事实上,这是在给孩子镇场。于先生那谜一样的调门,那可是,连郭先生的曲儿都能接上的人啊!这句故意提高的调,常人怎可驾驭的了呢?
但是,小皮皮可不是常人啊!只见他带着笑容,带着些得意,带着些报复的小快感,在于先生的调门的基础上,又加了几度,接了下一句,“东看瑞雪铺满了山岗。”
这一嗓子,竟让人听的,有种要捂耳朵的趋势,真真可称得上一句,“好!”。
见着孩子的场子找回来了,于先生便接着说活儿了。
“就这儿啊?你定是被姓郭的骗了。”
小鱼儿委屈了,近身抱住了于先生,带着些哭腔,“怎么办啊?哥哥,师父就教了我这几首啊!”
“好好!孩子别委屈了,下了台,我们就找他算账去。”于先生拍着孩子孩子的脑袋,安慰他。
“哥哥,您好歹是我亲哥哥啊!你多少让着我些啊!”
“但是,哥哥就是个实诚的人啊!这话儿到嘴边了,哥哥不能不指正一下啊!”
“哥~哥~,您让让我嘛!哥~哥~,您再让我唱一个啊!好歹让我找一下场子啊!”小鱼儿在于先生怀里,软着小嗓子,撒着娇。这小声小调的,让人听着只觉着耳朵有些痒痒的。
“让他唱!!!”一位膘肥体壮的大哥,见着小鱼儿这般撒娇,心中十分怜爱,在于先生还没说话之前,就已经扯着嗓门吼了出来。
于先生与小鱼儿俩人,都不曾想过,会遇着这样捧场的观众,不禁都笑了起来。小鱼儿怕大家见着他笑场,便将脑袋,转到了另一个方向努力地憋笑。
“好好,你再唱一个。”于先生见着这样热情的观众,只能拍拍孩子的脑袋,让了他一下。
小鱼儿从于先生怀里起身了,然后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再抬头时,已是一张极其灿烂的笑脸。
“接下来,我再给您各位唱一个,咱们打板,说唱就唱。”
“那庄公闲游出趟……”
“城西是不是啊?”于先生依旧秉持着自己的诚实,揭了小鱼儿的短。
小鱼儿眼睛一转,接着唱了一句,“城南啊!”
“这终于有不一样的了。”
“瞧见了……”
“他人骑马我骑驴是不是啊?”
“不是,是他人骑马,我骑小矮脚马。”
“得!这小矮脚马还是我赞助的。”
“谢谢哥哥。”小鱼儿还不忘对着于先生作揖,以表感激之情,“扭项回头瞧见了一位……烫头大爷啊!”
“我怎么觉着你要捎带我啊!”见情况不对,于先生就感叹了一句。
“哪能啊!哥哥。”“这大爷手拿着一根香烟啊!”
“我怎么觉着,越来越像啊?”
“抽了一口就塞神仙啊!”
“真的啊?”
“您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