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便是万众期待的“打架”的环节了。
于先生听闻小白儿要走了,便直接逼近他身边,伸出手来,在台上众目睽睽之下,扯开了他马褂的盘扣。
可是,小白儿嘴里一直喊着,“不要,不要。”倒是让整个局面,走向一个奇怪的方向了。
俩人在台上撕扯起来,身强体胖的小白占得上风,直接把于先生按在地上了。
这样好玩的场景,让侧幕旁一群看戏的小崽儿们,乐开了花。有甚者,竟拿出来手机,一顿操作,留下了纪念。
小白儿虽然将于先生按倒在地,可是,因着心中的敬重,不敢下狠手。
这也给了于先生可趁之机,一个反手就把小白儿骑在地上了。
一旁的郭先生满心满眼的着急,劝着他们不要打架了。可是,这身子却是离开了事故现场三米开外,保证丝毫不会波及到自己。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啊!”小鱼儿拿着手机,记录着台上热闹的场景,眼角眉梢之间尽是欢快。
看着闹得差不多了,郭先生便上手将俩人分开。
小白儿这个胖头鱼,还想学人家鲤鱼打滚,然后,就被狠狠地摔倒在地上了。
随后,爬起来的小白儿一边整理着凌乱的衣服,一边委屈的抱怨,“干嘛啊?我还是个孩子啊!”
“我还是个老头呢!”于先生也拿着自己的年纪说事儿。
一个“小孩儿”,一个“老头”来个弱者一起打架。一幼,一老,闹在一起,到也是相配,却是无从说理啊!
郭先生出言安抚着小白儿,“他还管那个啊!”
“才几点啊!就脱衣服啊!”小白儿系上盘扣,朝着于先生指控。
谁知于先生来了一句,“我喜欢孩子。”
这番热情的表现,倒……真是喜欢孩子啊!
……
“你真是要走吗?”郭先生问道。
小白儿侧目瞟了一眼,倨傲地说道:“嗯!再来就是给你们烧纸了。”
郭先生见着小白儿如此决绝,便语重心长地说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走了穿红的,来了挂绿的。”
“这个台上来来往往走了那么多人!谁走了都没事。”郭先生双手轻指向于先生那边,“有我们俩,就能吃饭。”
后伸出食指,指向天空,问向小白儿,“走,我不管。我只问你一句话。这马褂是谁的?”
于先生听郭先生说了那么多,本不在计划之内的词儿,笑道:“那你前面说这么多,干什么啊?”
郭先生见着于先生捧了,便笑道:“你让我撒撒垡子啊!这大过节的。”
台下的观众自然知道,郭先生的话儿意有所指,但是,敢如此抛到明面上说。
这一番豪气也是让人敬佩。一群人在台下,大笑,起哄,让这场子又热了起来。
……
“啪啪啪!我一打门,里面出来一个人!”小白儿脸上带着些羞涩地回忆。
郭先生故作不知,问道:“谁啊?”
“我大娘!”小白儿一脸的羞意,仿佛遇着什么好事一般。
郭先生听着也来劲了,兴奋地搓手着小胖手,脸泛潮红,嬉笑:“你大娘挺好的啊?”
“嘻嘻!挺好的!”小白儿不好意思地答道。
师徒俩,在台上一脸兴奋,脸带羞意地说起了谦儿嫂。惹得于先生大声吼了一句,“你们俩下去说行不行啊?”
“我就问我大娘,我大爷在家吗?我大娘说不在。然后,我又问我师父在吗?”
于先生呵斥一声,“有他什么事儿啊?”
“我想着您二位不是常在一块吗?然后,我就问大娘借了这件马褂。但是,快走的时候,被她一把抓住了。说着:‘别走。’”
郭先生问之,一脸的愤恨,咒骂道:“哼!回去我就抽她!”
于先生怼了郭先生一句,“这有你什么事儿啊?”
后由着小白儿的解释,这场扒马褂算是正式入活了。后面的便都是常规的套路了。
这场扒马褂,在小辈中的表现来说,算是优等了。
虽是仍有些紧张之处,可一些现挂,反转,段子都是极好的。小角儿张鹤伦此番的表现,对得起老俩口如今的力捧。
话唠作者PS:我每次看这一场扒马褂都能笑得肚子疼,这一场扒马褂前面的垫活真的一绝啊!(个人感觉。)小辈们一和老俩口搭戏,不知觉地会紧张,口条不利索。小白儿这一场也有些着急了,可是,终究是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