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小鱼儿的恭维,郭先生倒是没什么触动,只是极为平淡地说道:“教书育人,乃是品行高洁的圣人,才能从事的,我心境方面还差点,这辈子将相声说好就行了。”
小鱼儿笑了笑,心中却私认为若是自家爸爸真成为教师了,也是造福几代人的好事。
望着成摞的纸张,他也没闲着,拿着旁边的订书针,将之装订成册。
不过,忙乎的时候又问了一句,“爸爸,评书你整理这些,是不是打算要预备在这方面培养一些传人了?”
郭先生每年都要去aqy录制一段时间的评书,每次梳理一两本,足够应付了。
可如今见着如此多的本子,不像是在梳理,倒是有点整理的意味。
将本子整理好了,才能相互传阅,便于教学。
郭先生没了回答,反而笑着问了一句,“你又知道了?”
“我就是一猜嘛!”小鱼儿笑嘻嘻。
将整理好的几本,照着郭先生的意思,将它们放在特定的书架上。正被弄着呢,郭先生在他身后状似不经意之间感叹了一句。
“相声传承难,但是现在好歹也算是有了几分生机,评书……已经是无人问津了。”
这样的现状小鱼儿也是心知肚明,过去说评书的老先生的地位可是比较高的,不说高台教化,至少是劝人向善,且配合着一些口技,观看性也是极强。
如今,这些藏在故事里的知识,轻轻点击几下手机就能搜索出来了,何必要花钱,去专门看一场呢?
现今社会节凑快,人心也是浮躁,能老老实实,且有钱有闲,一坐一两个小时,安安静静地听老先生说一场评书的人,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不怕!”小鱼儿将书籍放好之后,转过身来,弯着眉眼:“我相信若是您说,这场子一定是座无虚席的。”
“若是您在培养一些接班的人,将此门传下来,不怕它会落寞。”小鱼儿露着浅浅的梨涡畅想:“说不准以后,在说书这一门,会出一支郭氏评书呢!”
郭先生被小鱼儿的话逗笑了,自家这个小的,对于事物总是很敏感,但是,说出的话来,永远都是正面积极的,让人心中颇感欣慰。
书房中总是寂静的,因为郭先生私下里最爱这样的静昵,若是小鱼儿在,也会传出几声笑语,添得几分生机。郭先生舔笔挥洒着墨汁,几笔就勾勒出一只娇小的貔貅。
这样还不够,在一旁还提笔写了“云貅”二字。
对着小貔貅说道:“送你了,干了之后,就找老师傅装裱起来吧!”
小鱼儿看着上面的貔貅,以及那个“貅”字,心中有些大不乐意。
这是老父亲故意取笑他呢?若是真装裱起来了,以后一抬头就见着它,那可是会肝疼的啊!
况且……小貔貅不大喜欢老父亲的特殊字体,总让他觉着有些“闹着玩”的意思。
这番吐槽,他可不敢和老父亲直言明道,凤眸微动,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心中有了一个主意。
话唠作者卡文,卡文,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