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旁人的证词里汇集着这起案件最重要的几个证人的证词。
死者是个员外,第一份证词是他的小妾柳姨娘写的,柳姨娘说她在傍晚见死者还在办公,心疼死者,便亲自熬了羹汤送去给死者,到了半夜她见死者书房的灯还亮着,便去给死者送点心,结果就发现死者死在了书房内,看起来像是中毒而亡。
仵作的报告上写着死者服用了少量的羹汤,和少量的毒药,毒药见血封喉,只需一滴,就能让一个魁梧的汉子在顷刻间毙命,柳姨娘是酉时送的羹汤,死者是在戌时死的。
我又接着看下一份证词,第二份证词是他的夫人徐蓉写的,徐蓉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徐蓉说她那日在礼佛寺里为自己久在病榻的婆婆诵经祈福,保佑她婆婆能早日康复,她的丫鬟和儿女均在场,徐蓉在第二日听到丈夫被毒身亡的消息险些昏了过去,在证词中,她一口咬定是柳姨娘害死的死者,还不停地祈求着县令还她一个公道。若是当时衙役没赶到,柳姨娘就要给她活活打死了。
看完第二份证词后,我又接着看第三份证词,第三份证词是死者府中的管家写的,管家说,那个傍晚,他吩咐小厮去采购府内必需品,恰巧碰见柳姨娘的贴身侍女巧儿,巧儿鬼鬼祟祟地从外面进来,看见她时,巧儿非常震惊,手中紧紧抓着什么东西,向他问好后就匆匆走了。
管家也一口咬定凶手就是柳姨娘和巧儿。他还痛哭当时若是抓住巧儿,他家老爷就不会被害死了。
每种嫌疑都指向着柳姨娘,我皱了皱眉头,继续看第四份证词,第四份证词是柳姨娘的贴身侍女巧儿写的,巧儿说她当日是出去私会情郎去了,因为死者对她有意思,想要让她做通房,她怕管家知道她有情郎了告诉死者,怕死者对情郎做什么事情,便匆匆打完招呼就跑了。
我继续看第五份证词,第五份证词是死者院子里一个粗使丫鬟灵儿写的,灵儿说她那日因为傍晚去和小姐妹喝桂花酒没扫地,被管家批了,便在夜里去扫地,扫完地后她坐在院子里休息,却看见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女子离开死者的屋子。
紧接着,我看到了许多张地契,地契上写着的都是柳姨娘或是柳姨娘儿子的名字,我的思路一下子就清晰明朗起来了。
因为柳姨娘和柳姨娘的儿子触及到了大夫人徐蓉和徐蓉儿女的利益,徐蓉就想将柳姨娘处置而后快,剩下一个年幼的庶子根本不足为惧。
她先是以祈福为借口,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在礼佛寺哄好自己的儿女后,便穿着黑色斗篷匆匆赶回府,将毒药给死者服下,随后将毒药倒进羹汤内,制造死者是服用羹汤被毒死的假象,而后再匆匆回到礼佛寺,但若是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话,暗中需要有人协助她,而能协助她的人目前只有管家符合这个条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