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三十九年初秋,漓水西岸安平渡头扰攘一片,驴鸣马嘶,夹着人声车声。
今年气候异常,自入夏以来,便阴雨不断,河水暴涨,许多地方涝灾严重,最可怕的是黄河有决堤之险,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弥漫着浓浓忧愁,和这天气一样,乌云盖顶。
漓水是黄河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支流,自南向北汇入黄河,横亘在京畿与青州之间。安平渡是漓水上最大的渡口,东西客货来住,大多经过此处。
这几天,雨又大起来,水流湍急行船危险,因此许多要渡河的客人都给阻在安平渡口,无法启程。
安平渡上虽有几家客店,但东西往来行旅源源不绝,不到半天,早已住得满了,后来的客商再也无处可以住宿。
镇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安渡老店”,客舍宽大,找不到客店的行旅便都涌来了这里,因此更是分外拥挤。掌柜的费尽唇舌,每一间房中都塞满了三四个人,余下的二十来人实在无可安置,只得都在大堂上散坐。
门外暴雨倾盆,众客人看来明日多半仍不能成行,加之暑热未消,眉间心头均是焦躁烦闷。
天色渐暗,雨却越下越大起来。
忽听到马蹄声响,一辆马车停到了客店门口。车夫粗大的嗓门道:“公子,到了,这就是镇上最大的客栈。”
堂上一个老客皱眉道:“又有客人来了。”
店伙计听出车夫的声音,是镇上车马行的王二,赶快拿着雨伞接出去。
不一会儿,走进来一个身着宝蓝直缀的文弱书生,身后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书童,身背书箱,手提行李。主仆二人,看上去颇有家资,应该是一个四处游学的读书人。
书生开口对掌柜道:“要一间干净的上房。”
掌柜的陪笑道:“对不起公子,小店早已住得满满的,委实腾不出地方来啦。”
书生皱眉,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身后书童拉拉衣角,示意提醒堂中已经坐了不少没有房间的客人。
掌柜的十分有眼色,忙接着道:“当真对不住,贵客光临,小店是请也请不到,可是今儿实在是客人都住满了。您瞧,这些客官们都是找不到店房的。你二位若是不嫌委屈,小的让大家挪个地方,就在这儿胡乱将就一晚。明儿雨小些,说不定就能过河。或是雇车去往别处也是便当。”
那书生心中好不耐烦,但瞧这情景,也知是实情,蹙起眉头不语。
旁边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说道:“公子,我这里可以腾出一个位子。”说完,他身边一个瘦小的镖师打扮男子便起身与另一桌的同伴凑在一处,空出一条长凳来。
那书生只好彬彬有礼道:“多谢!”
书生坐下,店伙计忙招呼书童卸下身上行李包裹,放到专门的地方。
书童放好东西,本要站在公子身后伺候,却被书生拉着坐在身边。
伙计送上饭菜。菜肴倒也丰盛,鸡肉俱有,另有一大壶酒。
书童连忙给公子布菜斟酒,伺候殷勤,只是一直低着头,让人看不清面目。
————分割线————
作者本章仿写自金庸《神雕侠侣》第三十三回风陵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