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柠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经有了决定,“阿蝎,你放心,我不会扔下望舒虽兄长去边境战场的。虽然我也很想见见那个在战场呼啸往来,运筹帷幄的林小将军,但比起这个,你和望舒更重要。”
“曾经为了许多事情,我常常会忽略你的感受,现如今,我更不应该因为战事就丢下你们不管。虽然这样有些对不住兄长,但我也不想你们再等待。再说了,不去前线战场,也不意味着我什么也不能为兄长他们做。边境苦寒,尤其是北境,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前线更需要粮草和药物。我可以留下后方,为他们打点这些物资,解除兄长的后顾之忧,给以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梅长苏回来后,魏柠就去找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梅长苏也表示理解。直言就算魏柠想要跟着去,他也会想办法阻拦的。
战事吃紧,不容拖沓。很快,梅长苏便说服了萧景琰和蔺晨,不过一日,内阁便颁发旨意,着令聂锋率军七万,迎战北燕铁骑,蒙挚率军十万,抗击大渝雄兵,择日誓师受印。在同一道旨意中,特意破格任命梅长苏为持符监军,手握太子玉牌,随蒙挚出征。
出征那日,魏柠抱着望舒和蝎歇留波一起在城外的长亭目送梅长苏他们的大军远行。旁边则是宫羽横琴于膝,纤指拨捻之间,洗尽柔婉,铿锵铮铮。
琴音烈烈至最高潮时,少年意气,金戈铁马。
“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
“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
“流光一瞬,离愁一身。”
“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
歌声中,将士们眉目间的战意豪情,已如利剑之锋,烁烁激荡。
蝎歇留波看着远行的军队,忽然间好像明白了为何对于身体刚刚修养好,还有些虚弱的梅长苏执意要上战场的决定魏柠从来没有过任何的阻拦。
就公义而言,北境烽火正盛,朝中无将可派,梅长苏身为林氏后人,岂能坐视不理,苟延性命于山水之间?
梅长苏虽然常常将林殊已死,活下来的是梅长苏挂在嘴边,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于林殊这个身份,梅长苏从未忘却,也从未放下。
只要梅长苏在这世上存活一天,你们他就不容许在有战事发生时,他自己一个人退却,徒留百姓流离失所,深受其害。
毕竟,但有一丝林氏风骨存世,便不容大梁北境有失,不容江山残破,百姓流离。
此后,魏柠所有熟悉的朋友们在战场上与帝国的人厮杀,她则在后方想尽办法筹钱筹粮,然后交给萧景琰派人运送至各个战线,已尽微薄之力。
大梁元佑六年冬末,北燕三战不利,退回本国,大渝折兵六万,上表纳币请和,失守各州光复,赦令安抚百姓。
蒙挚所部与尚阳军败部合并,重新整编,改名为长林军,驻守北境防线。
在大梁百姓一个个张灯结彩准备庆贺胜利的时候,除了与魏柠他们相较过的那些人,谁也没有注意到,金陵城内,少了那一个苏姓的宅子。
“我们这样不啃一声的走,是不是不太好?”蝎歇留波骑在马上,拉着缰绳和挑起马车帘子向金陵城眺望。
“就该这样,若是提前说了,我们就走不掉啦!”魏柠最后看了一眼带了几乎有两三年的金陵城,哼笑着钻回了马车,“快走吧,起风了,我们也该起行了。路途遥远,不知道要走多久呢。”
“先去琅琊阁找书童要兄长他们的踪迹,找他们玩个两三个月,然后咱们便回大庆吧,师兄他们已经来信催了好几回了。成岭也传信说给望舒做了好多的机巧玩具,就等着我们回去了。还有……”
余下的话渐渐散落在微起的晨风里,和着熹微的光弥散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