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以洗去一切的伤口,无论伤口有多深,都会被一点点地搁浅,直到所有人忘记了过去的纠葛,只记得那些需要记住的事,并将它铭记于心,作为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很快,燕洵的事就被传了出去,让那些曾经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知道,一起送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燕世子最后一程。无论怎么样,燕洵也曾在长安呆过很多年,在这个地方留下许多不一样的记忆,用这个长安送走燕洵,确实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元淳的特意安排下,大魏天子元飏,襄王元淳和萧玉,裕王元嵩,全都聚在了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安置燕洵的事。
毕竟,燕洵既是他们的朋友,也是所有人的敌人,是这大魏早就该处死的人。哪怕元淳再同情这个失去一切的兄长,也没有办法在燕洵的最后一段路的让他独自上路,沦为一处无人在在意祭拜的坟冢,就好像从来就不曾存在过燕洵这么一号人物。
很快这些人就齐聚一堂,一起商议着关于燕洵的事。率先开口的人是元彻,尽管他不是大魏皇帝,却是在场的所有人里最为年长的,也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燕洵的过往并没有对元彻造成什么影响,他才是最为客观的人。
环顾四周,看着自己的亲属好友,元彻叹息道:“若是从大魏的立场来看,燕洵现在才死,其实是便宜了他。纵然定北侯燕世城一家冤枉,可燕洵的复仇害死的人远比这些要重,再杀他一百次,也不足以弥补燕洵对大魏带来的伤害”。
这是事实,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即使有人想要给燕洵打抱不平,也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因个人私欲怨危害天下的人百死不足以偿还其罪孽。更何况如今的燕洵是安乐死,他沉浸于过去的虚幻里,丝毫不知道这现实有多残酷,当真是便宜了他。
讲完了公道话之后,元彻接着讲道:“过去的燕洵是大魏的天之骄子,哪怕是淳儿,宇文玥,元嵩,我全都喜欢着他。这无关身份,而是因为他这个人的确存在着让人喜欢的资本,懂得让那些接近他的人高兴。既然燕洵想回到那个时候,我个人是支持的,解毒是没有必要的,一个生无可恋的人苟活于世还不如好好梦一场 带着他对家人,亲友的爱离开来的好”。
元彻的立场很简单,他不带太多的个人情绪,只是单纯地将燕洵看做了燕洵,并没有因为萧玉的事迁怒于他。毕竟,那时候发生的事无法挽回,哪怕再追究也没了意义,更何况萧玉早已报复过燕洵,元彻并没有继续咬着燕洵不放的必要。
随着元彻的开场,萧玉紧随其后发表自己的言论,也算是给她与燕洵那段短暂的婚约一个总结,割舍掉那段不堪的过去。
牵着元彻的手,萧玉浅笑道:“我是恨着燕洵的,因为他夺走了我最为珍贵的一切,让我从大梁随他一起去了燕北,从一国公主之尊沦为燕北的附庸,再也没有仰望天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