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燕洵的离世,很多事都走到了一个坎上,那些曾经怎么都无法放下的事再也没有意义。
例如曾经向往自由的楚乔,她曾经相信燕洵向自己允诺过的燕北是一个没有奴隶与剥削的世界,一心跟着燕洵逃离长安前往那个她从未踏足过的燕北。
遗憾的是这世上并没有那样的地方,燕北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度,在燕洵来到长安为质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过燕北,从来就不知道真正的燕北是什么样的存在。那些美好的向往只是一场梦,来源于一封又一封的家书,寄托着怎么都无法抵达的彼岸。
最后,燕洵终于带着楚乔回到了燕北,他们才发现世上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地方。燕北的残酷更甚于大魏,为了实现复仇的目的,燕洵可以下令抢夺百姓过冬的口粮,可以舍弃忠心耿耿的秀丽军,甚至可以算计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楚乔。只因为燕洵的愿望只有一个,他渴望复仇,哪怕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
再次踏足那个跟燕洵住过三年的莺歌小院,楚乔的心情格外复杂,她发现自己对过去记忆开始模糊了,渐渐地忘记了自己曾经在这里是如何与燕洵患难与共三年的时光。唯一记得的只有那个爱笑的少年,那个残忍的九幽台,然后他们全都死在了那些怎么都想不起来的记忆里。
迷迷糊糊地往前走,楚乔停下那个燕洵过去的房间外,神叨叨地念着:“最后你还是去了那个你向我允诺过的燕北了,因为你的家人全在那里,那才是你的梦,而我却不记得自己的梦在何方了”。
这是一个哀伤的故事,楚乔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她爱着的宇文玥与元淳长相厮守了,渴望的梦想停留在过去,留给自己的只有回忆与彷徨,她看不到命运的尽头。
撑着那把削铁如泥的残虹剑,楚乔的脸上才增添几分慰籍,这是她与宇文玥之间的过去,也是元淳没有插手过的幸福。遗憾的是楚乔亲手弄丢了它,再也找不回来了,就像那些碎掉的记忆一样,再也无法拼凑完整。
靠着自己曾经喜欢的那道墙,楚乔一如既往地喊着:“燕洵,你说我也可以像你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他们所有人都走出去了,唯有我停留在过去的记忆里挣扎。我想自己理解元淳爱你时的心态了,原来爱真的戒不掉,它是发自内心的呐喊,我看不透它,也没办法丢弃它了”。
有些事哪怕一直不提,楚乔的心里也很清楚。在过去的故事里宇文玥为了她做过太多的事,操了太多的心,几度生死之下他们的心一次次背道而驰又相互靠近 却怎么都无法拼凑在一起。
“宇文玥,你这么好,让我以后还怎么忘记你,去找其他人在一起。或许我该学学元淳了,哪怕是一国公主,也不介意与一介女奴共侍一夫,那是爱到了骨子里了吧,我大概也体会到了,它真的好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