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入职的第一个月,我说:
真好呀真好呀,我的朋友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过好自己的生活。
前久跟一个朋友聊天才知道他去新疆志愿了,参加了西部计划。我说之前也有看过这方面的信息差点就报了,后来看网上的帖子都说建议女生不要去,因为自己其实也没有特别强烈的奉献精神,想去新疆可能多是被抖音上的美景吸引,想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罢了。他跟我说“确实环境恶劣,不许来。”竟然用了恶劣这个词,想着应该不会太如意。他说跟想象中差距很大。我说那你是不是得待够两年才回来,他说随时可以走。后来某次又跟他聊天,当时大概晚上七点左右,我这边天都黑了,他说他刚下班,那边要到晚上十点左右才黑。哇,第一次切实感受到地理经度差异。他说下一步要调去支教岗,教那些名字很长的小朋友。
我说他很勇敢,想去就真的去了,很棒。他说我也很棒。我们互相觉得对方很棒。
今天又有个朋友跟我聊天,她说“我现在就感觉,自己的生活很好”“自己许下的想要的都实现了”我说真棒。跟我分享五一要回家,周末要聚餐,分享着这些快乐的事情。
自己也过上了独居生活,虽然目前有些拮据,但很舒适,我也向着想要的生活慢慢靠近(虽然离目标还有好远,但终究是靠近了一点点嘿嘿),也喜欢现在的工作。
这些都让我觉得生活很美好,让我想起那句话“20多岁的年纪做什么不是最好的时候?”我们正是最好的时候。
5月上旬,我说:计划跑路
6月初,我说:想去山林里吹风,抖音上看到一条湿湿的阴阴的,绿绿的被树遮起来的路,我想,如果那有一个凳子我可以在那发一个下午的呆,那里的风吹到脸上一定是清爽的凉凉的、是那种带着树的山林的味道的清风。不会像我房间,开了风扇吹过来的竟然是热风。
到这边工作,跟别人说起我住的地方,每次我都不想以“家”这个名义来称呼它,都说“我住那”。这里不是我的家,也不是我的房子,我只是一个短暂的租客,我知道我不会长久地在这里的,这里,仅仅是我这段时间的一个住处,和去外地考试时晚上住的宾馆差不多,区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
我不知道我还要在这住多久,一开始还买了很多东西,衣架,大桌子,月牙形状的小饭桌,斟酌对比买的躺椅,好看的小凳子,菠萝形状的碗碟,还有橘子颜色的,画满小雏菊的漂亮的小碟…我为这个地方买了很多东西,(是为了不知道停留多久的我买了很多东西)后来有想离开的想法之后,就不再添置一些可能带不走的东西了,比如我需要一个冰箱,但一直没买,(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贫穷)
但我还没有地方可去,所以不知道我还会在这待多久…
同一天深夜,我说:还没辞职呢,只是有“想辞职”这个念头,就已经把我的家具要送给谁想了一大圈…
刚买的大风扇要送给食堂阿姨,她们做饭很好吃,但那么大个公司竟然不给她们装空调!!!
买的好看的碗碟要送给隔壁单位同事,她们来我家吃饭很喜欢那个漂亮的小碗碟。
吃不完的刚买的米可以送给楼下阿姨,刚搬到这的时候接我床垫被子椅子用。
大件的桌子椅子衣架鞋架要问问房东能不能抵房费…
刚买的二手电动车好像不太好处理…
买了一大箱干脆面还没吃完想拿去送给高考完的高中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要…
还有一开始新买的自行车(我竟然买了自行车又买电动车…)也不知道怎么办
啊,还有锅碗瓢盆电饭煲,留给房东?当时给我便宜了一个月50…
啊,还有楼下的隔壁单位的同事,帮了很多忙,得先看看她有么有什么想要的…
啊,还有住处楼下超市的阿姨,帮我收了很多快递,应该可以把我那几个很好看的小凳子送给她?
…没了吧,应该没了…
6月中旬,我说:想去道观当义工,但没有钱,怕十一回不了家
同一天,联系好了道观,人说随时能去,在 去杭州做房产销售,去道观当义工,继续苟且 三个选项中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