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吧》第三季:以青春之名,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十个勤天奔赴热土,助农兴农步履不停
2025年3月,爱奇艺劳作纪实互动综艺《种地吧》第三季正式上线,以“十个勤天”为核心的种地少年们再次踏上农耕新征程。本季节目延续真实、质朴的风格,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通过跨越全国多地的实践探索,将青春热血与助农情怀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新时代青年扎根土地、赋能乡村的动人画卷。
从后陡门到全国:解锁多元农业,赋能地方产业。
第三季开篇,少年们以一场423亩稻田的丰收拉开序幕。5小时收割166.75吨水稻的成果,展现了他们从“农耕小白”到“新农人”的蜕变。但本季的亮点远不止于此——少年们走出杭州后陡门,奔赴青海囊谦、黑龙江林口、湖南宁乡等地,挑战红盐开采、沙棘种植、花猪养殖等特色农业项目,深度参与地方产业发展。
在青海囊谦,他们深入白扎盐场,见证藏红盐的千年传统工艺,并为当地蔬菜大棚的电力与灌溉难题出谋划策,提出太阳能供电、雾培技术等创新方案,助力牧民成林实现“带动乡民共同致富”的愿景。在黑龙江林口零下29℃的严寒中,他们凌晨4点上山打沙棘,亲身体验沙棘产业背后的生态价值与农人坚守,并通过直播带货、技术帮扶等方式,推动沙棘销售与水土保持理念的传播。这些行动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更传递了“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科技与传统交融,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节目始终强调“做大做强”的农业探索理念,本季更引入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耕的融合实践。少年们向农业专家学习智慧农业技术,尝试鱼菜共生系统、走进中国农业大学研学,提升专业素养。在青海,他们推动太阳能电板的应用;在湖南宁乡,探索花猪养殖的产业化路径。这些尝试不仅展现了农业的科技潜力,也为乡村经济注入新动能。
以青年之力,传递农人精神与乡土温情。
《种地吧》第三季延续了“见天地之辽阔,解民生之多艰”的初心。镜头下,70岁盐农江羊巴桑用一生守护制盐手艺,藏医学校校长更确木兰以芫根加工厂反哺教育,沙棘种植户高克新坚持八年改善水土……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通过少年们的视角被更多人看见,引发观众对农业价值与乡村未来的思考。 少年们也在历练中成长,他们的真诚与拼搏,土地教会他们的不仅是耕种,更是责任与担当。
综艺破圈,乡村振兴的“青春答案”。
节目开播既有纪录片的深度,又有真人秀的感力。第三季通过联动地方产业、推广特色农产品、传播农技知识,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更激发了年轻一代对农业的关注与热情。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农业不仅是生计,更是文化与希望。
《种地吧》第三季以土地为纸、汗水为墨,书写了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十个勤天用脚步丈量祖国热土,用行动诠释“哪里需要种地,我们就去哪里”的誓言。这档节目不仅是一场农耕纪实,更是一曲献给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在这里,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未来,每一次耕耘都在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