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紫岚的想法无比正确。
虽说媚媚年轻貌美,但眼光颇高。喀丘见怎么也俘虏不了媚媚的心,便知难而退,转到别的母狼巢穴旁唱情歌了。半个月后,又和一只待字闺中名叫鸢尾花的小母狼好上了。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知不觉中,已是瑟瑟秋殇。牛羊鹿马等动物已经结队向南方迁徙。这几夜,石洞外云墨色的天际经常出现一对对绿莹莹的只属于野狼的深邃的瞳孔;经常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野狼呼唤同伴的嚎叫声。
狼是中型食肉兽,因此,狼也有天敌,虎、豹、蟒、熊等——虎或豹狩猎,不会发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狼就不一样了。一般来说,孤狼捕捉树蛙、田鼠、草兔,那当然没什么危险;但若是捕捉野马、牦牛、野猪这类大型食草动物,成功率就低了。野马尥蹶子能蹬死好几匹狼;体态魁梧的野牛一翻身能将狼压成肉饼;野猪嘴角那双锐利的獠牙能活活把狼的肚皮挑开。孤狼独自一狼要想在冰天雪地的雪域荒野生存,那是很难很难的。
迫于生存压力,狼在秋季集结成群,以便于攻击大型食草动物。
一般来说,对于食草动物,特别是集结成群的食草动物,秋季是比冬季还要恐惧的季节。还倒不是因为迁徙身心疲惫,而是因为一旦秋季来临,狼群的毁灭性大屠杀便开始了。
狼很会过日子,为了生存,它们往往会趁秋季时屠杀羊群,一杀就是五六十,以备冬季断炊之际开仓放粮。
攻击大型成群的猎物需要纪律性,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等都要组织严密。且要麻痹对方,在对方认为最不可能出击的时候出去。狼具有团队精神,为了胜利,它们不惜以身殉职。这一点上,它们比豺群、狮群、羊群、鹿群、狗群都要好上万倍。
回想曾经的秋季草原大屠杀,那真是个难忘的回忆,令狼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那个时候,它紫岚大约才半岁多点,黑桑、古古、卡鲁鲁、洛戛都还未成年,狼群是由智慧出众的老狼王马扎统率的。马鹿群往往是马扎的首选目标。
马鹿肉质细腻、鲜腴,是狼垂涎三尺的猎物。但马鹿胆小多疑,奔走如飞。一只健壮的大公狼要想追逐上一头快临产的母马鹿都很难,平常的日子,狼大都望“鹿”兴叹。若要追逐上一群,那更是难上加难——马鹿一旦受惊就乱跑乱嚷,混乱不堪,狼很难锁定目标。
多亏老狼王马扎巧布“布袋阵”。无论是任何生物,哪怕是铁打的,哪怕是万物之灵的人,也需要休息,也需要喝水。老狼王马扎就趁黄昏之际,率领狼群藏匿在古戛绱河岸顶风且杂草丛生的地方,静候鹿群“入瓦”。随后,在启明星升起前最黑暗的时候,突然蹿出,趁马鹿群惊魂未定睡眼醒忪的一刹那,龇牙咧嘴地向蜷缩在草地上的又笨又蠢的马鹿嗥叫。马鹿惊魂未定,向左逃,左边的路被几匹恶狼封住了;向右逃,右边的几匹恶狼向它亮出血腥的狼牙;向后逃,一条汹涌澎湃的古戛纳河拦住了它的去处。一条河就是一个布袋,狼一扎口就是一口袋肉食。
奇怪的是,连西南方几个死角都被狼群四面八方准时封好,但偏偏正北方一处最易发现的地方往往都会出现一个大缺口,每年都会漏掉一些身强力壮的大公鹿和一些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的头鹿老鹿。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如果贪婪地把所有鹿都赶尽杀绝,这个冬天狼确实能平安越冬,但来年就没有芬芳的鹿肉可饱啖了。狼狩猎时从不把猎物吃尽打绝,所以狼群年年都有鹿肉吃。
唉,可惜,自从老狼王马扎被洛戛赶下台后,它紫岚便再未目睹如此精彩绝伦的狩猎战术了。
洛戛率领狼群狩猎,那是真正的有勇无谋,不是找错风向让猎物嗅到刺臭的狼味儿;就是狩猎时呐喊助威——有一点狩猎常识的狼都明白,不动声色,便于奇袭……若是黑桑登上王位,狼群肯定吃得比老狼王马扎统率时还好。它不禁有些伤感。
不过,它相信,离这样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