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自失去第一个孩子之后,便与弘历间产生了间隙,容佩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间的感情会慢慢修复,只可惜一个太轴一个也不愿意放低姿态,如懿始终是心里的结却怎么也解不开哦,还好的是海兰常常相伴左右,更幸运的是海兰也有了身孕,对于这个孩子,海兰和如懿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午时诞下一子行五,帝喜晋封海兰为愉嫔,洗三赐名永琪。琅嬅也做主让如懿和海兰把五阿哥留在自己宫里照顾。如懿和海兰更是喜极而泣。
自从永琪出生,海兰和如懿除了日常来请安便鲜少出入长春宫,高贵妃自是照顾公主为由少了和琅嬅的往来 ,皇帝前朝政务繁忙,又晋封了几个新人,自是没空来看皇后,长春宫往日的人声鼎沸也终于在清新凉爽的秋雨中静默了下来。
琅嬅以身体不适为由消了嫔妃的请安,除了隔几日去太后处商议后宫事务,剩余的空闲日子由自己做主,琅嬅也是很久没这样轻快过了。
后宫中风头最盛的就是舒贵人和嘉妃,这两人美貌不相上下,得宠更是应当。沉浸一段日子的高贵妃也是常常出入养心殿,养心殿内的琵琶声也是不断,纯妃又有了身孕,弘历也会去看如懿和五阿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缓和不少。只有长春宫弘历未进去过,但是赏赐不断,外人也看不出帝后之间的微妙关系。
琅嬅也只会在给太后晨昏定省时,偶尔碰到皇上 两人之间也是点头示意罢了。
这一日,太后和琅嬅正在吃晚饭,两人有说有笑,烛光摇曳,太后年轻时本就是绝色,琅嬅看着这眼前举止优雅的太后道:皇额娘真是绝代佳人,臣妾就是小时候远远的瞧了您一眼,就觉得这世上没人能和皇额娘比 ,诗书具通,容貌绝佳,就现在来看也没人能比过。
太后笑个不停道:把哀家说的和老妖精一般 ,锦瑟不愧是你生的,每日她都要夸哀家一番才去玩,哀家每日被夸的高兴,前些年身子不好,这些年啊不怎么吃药了,身子到是好了不少,这肯定是锦瑟和你相伴的缘由。
琅嬅起身给太后布菜笑道:锦瑟能够在您身边长大,臣妾自然是最高兴的,您看看咱们的两位长公主长的是多么好,锦瑟能有一半就不得了了。
太后道:皇帝最看重锦瑟,哀家也是,哀家只希望她能平安长大,不要像端淑一般远嫁。
本来轻松愉快的气氛也是静默下来,琅嬅坐过去轻轻抚着太后的后背,太后虽然也是佳人,但终究岁月不饶人,走进看皱纹也是爬上了脸,头发也是有了几根白发,琅嬅缓缓开口道:端淑长公主是公主里最有智谋的公主,皇额娘也应该知道准格尔的人是多么信服长公主。
太后握住琅嬅的手道:就算她执掌一方的权利,可是漂泊他乡终究不是哀家的意愿,时不时收到她的信,看着她写的辽阔草原,哀家的心才能定一定,过去有些时候哀家怕她在那边受人欺负,不过听御史偶尔说起准格尔汗的中宫端淑长公主御下有方时,哀家才发现端淑长大,可以保护自己,你啊,也要多陪陪锦瑟,二阿哥固然重要,可是女儿家要嫁人,身上背负的更多,你是大族出身,肯定是明白的。
太后看着眼前的皇后继续道:皇帝和我说了,你不同意立太子,可是你也是知道的,皇帝固执,说的话肯定会做,就在最近几日,他也应该会下旨,前朝已经众说纷纭。太后紧紧握住她的手道:孩子,哀家知道你在怕,怕永涟成为众人的眼中钉,可是你也应该相信,相信皇帝,更应该相信永涟。
在慈宁宫坐了许久,太后的话也是落在琅嬅心中,回到长春宫,看见永涟处的灯还亮着,琅嬅便走进去,永涟清瘦了不少,许是长个的原因,上一世七岁就离世的永涟,今年已经十岁。永涟看到额娘站在门口,走上前握住她的手,琅嬅摸了摸她的头道:太晚了,要早早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永涟点头,眼睛却看向琅嬅,好像是有问题要问。琅嬅知道弘历早就和永涟说过,便开口道:过几日,你皇阿玛要册立你为太子,高兴吗?
永涟薄唇紧闭,过了一会儿开口道:皇阿玛给儿臣说,只要我当了太子,妹妹就不用远嫁和亲,就可以保护想保护的人,这是真的吗?
琅嬅点点头道:是真的,可是当太子,就要比别人更努力,不能做很多事情,你愿意吗?
永涟只是点头,没在说话,琅嬅抱了抱永涟道:只需要按照你的心意去做,额娘也会保护你的,好吗?
按照永涟的心意,根本没想过要当太子,前些日子,被弘历召见,弘历拉着永涟,说了许多,永涟听来听去也是什么你最像朕,你是嫡子要有志向,这些没人都会说的话,永涟听到要立自己为太子,心里咯噔一下,面上还是露出欣喜的笑容道:儿臣一定好好学,成为皇阿玛的骄傲。
弘历开心的不行,立马带着他去太庙挨个拜拜,祈求老祖宗庇佑。
后宫里的消息更是不到一天就四处传开。
纯妃和嘉妃坐着喝茶,嘉妃开口:皇上要立太子,皇后娘娘哪里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只看见富察氏的夫人进宫了一趟,怎么还没请命妇使臣来朝恭贺。
纯妃放下手中的柑橘道:好像是皇上的意思,只等正月正式册立太子,才让四方来朝恭贺。
嘉妃悠然自得,一口一个蜜橘道:这立了太子,剩下的皇子的盼头也就是立王立爵了,嫡子就是嫡子,皇上是只看中皇后所生,当个金元宝,我们生的不值一提。
纯妃道:这样也好,皇后嫡子,立了太子,这众望所归啊,二阿哥也确实是才貌双全,咱们的孩子只平安健康,当个甩手王爷也好啊。
嘉妃道:姐姐啊姐姐,你总是想的简单,这太子康熙爷不也立了,立了废,废了立。
纯妃立刻止住嘉妃的话道:可不许这样说,你不知道咱们皇上是最重视嫡庶的,而且皇后娘娘可还在呢,你可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免得落人口实,况且只需要让我们得孩儿紧紧抱住太子的后腿,绝对不会差。
嘉妃拉长调道:是,咱们只顾自己快活吧,孩子们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只希望太子爷能一直这样温润如玉,像皇后娘娘一般,要是像皇上阴晴不定,唉,那可就不好办了。
翊坤宫内,五阿哥已经会呀呀学语,如懿用拨浪鼓逗着永琪,和海兰聊天道:听说皇上要下旨立太子了,二阿哥众望所归。
海兰道:嫔妾听说,皇帝要把二阿哥从长春宫接到养心殿去,好像也是最近几日吧。
如懿倒也疑惑道:皇后娘娘对二阿哥亲力亲为 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
海兰悄声道:这立太子,皇后娘娘不同意,说二阿哥还小,没定性,皇上和皇后娘娘吵了一架,后来还是太后娘娘宽的心,皇后娘娘才慢慢接受。
一个小太监来翊坤宫传旨道:请娴妃娘娘安,愉嫔娘娘安,皇上口御,明日起恢复晨昏定省,六宫要去长春宫请安。
如懿让惢心拿些银钱给小太监,问道:是皇上亲自下的口御,皇后娘娘知道吗?
小太监道:李公公已经去了长春宫。
如懿看着海兰,海兰道:辛苦公公,下去吧。
如懿开口道:这皇上让小太监去各宫宣旨,不是让皇后娘娘难堪吗
海兰道:皇后娘娘应该不会在意这些的,只是李公公特意前去,这口御定是长些,明日咱们早些去请安。
长春宫里琅嬅坐在贵妃榻上,李玉在下娓娓道来皇上的意思,琅嬅嘴角微微向上一钩,露出了从来没有过的笑容,这笑容不似从前那般温婉动人,琅嬅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琅嬅了。
琅嬅点头道:李公公劳烦您转告皇上,臣妾已经领旨,从明日起一定严格约束后宫。
李玉本想告退可是看见那高高在上的皇后还是开口道:皇后娘娘,奴才说句不该说的,皇上要立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奴才也说句大不敬的话,娘娘也不要和皇上这般动气,皇上近些日子也在养心殿砸了不知道多少杯子了。
琅嬅看着底下的李玉,从椅子上起身走到李玉身边道:李公公,本宫也明白了,这太子皇上是立定了,只是往后本宫也免不了胆战心惊的过每一天,本宫希望你能帮帮本宫和永涟。
李玉头上已经微微冒汗,他不敢看离自己咫尺之人,只是那淡淡的梨花香气已经侵入他的鼻子里久久不能散去,李玉微微躬身,李玉声音是沉稳的,不似那些献媚的太监,李玉开口道:奴才愿为娘娘和二阿哥马首是瞻,枝附影从。
琅嬅从桌子上拿了一把金瓜子,又走到李玉身边,琅嬅用手抓起打开李玉已经微微冒汗的手把金瓜子放到李玉手心道:往后本宫和二阿哥也会保着你,你只管放心。
李玉轻笑道:是娘娘,要是没有别的吩咐,奴才先告退了,往后有什么消息,奴才第一时间来告知娘娘。
李玉走前也不知怎的,像是突然壮了胆子,没让人察觉的看了眼琅嬅,琅嬅今日没有梳妆,只是披散着青丝,手里拿着一串玉佛珠,正站在那菩萨像前双手合十,虔诚的念着佛经。李玉看了一眼后就退下了。
琅嬅内心很烦乱,她只能做好打算,必须强大起来,才能在深宫里保住自己和孩子们。
李玉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又有以前的交情,只要他能站在自己身边,就相当于在皇帝身边有了耳目,往后对永涟更是有帮助。
琅嬅叫来莲心,把手里的佛珠串交给她道:现在养心殿有谁在伺候皇上?
莲心道:刚才李公公说高贵妃在里头弹琵琶呢!
琅嬅道:这马上也到晚间了,帮本宫梳洗打扮,本宫要去一趟养心殿。在去准备些点心。
琅嬅泡好了澡,抹上了皇上喜欢的香,穿着一席粉蓝色的旗服,旗头用了一些点翠花的装饰,插了一对宝石凤簪珍珠流苏。端庄大方而温柔可人,恰好是弘历喜欢的样子。琅嬅自己描了个弯月眉,鲜少用鲜艳的口脂琅嬅今日与往常不同用了大红色,与乌黑的青丝相配甚是惊艳。
莲心已经让凤撵停在宫门外,看着熟悉装扮好的琅嬅,也没多说话,只是扶着琅嬅坐在轿子上,琅嬅一路沉思着,看着晚霞以及飞过的鸟,心情也是沉重。李玉远远看着琅嬅的步撵走上前去迎接,李玉用手让琅嬅搭着自己的胳膊,又说道:高贵妃正在里头,奴才去给皇上说一声娘娘来了。
琅嬅点点头,用手把被颠簸歪斜的耳环扶正,她心里也不确定皇上会不会见她。
弘历从外头看见琅嬅的身影,弘历脸色上看不出什么心思,他本就不苟言笑,高贵妃听到李玉的传话,就起身准备告退。高曦月心里多想让弘历把自己留下,就算是帝后呕气把自己留下也好,只可惜弘历一声路上小心,曦月抱着自己的琵琶便退下了。出了养心殿的门,曦月来给琅嬅请安,看着眼前不同往常的琅嬅道:娘娘今日可真是好看,和之前不同。琅嬅声音还是柔柔的道:多谢妹妹 可是论美貌谁又能比过妹妹呢?有空带二公主来长春宫玩,好久没见她了,怪想她的。
曦月道:是,臣妾知道了,那臣妾不打扰娘娘和皇上了,臣妾告退。
曦月退下后,李玉出来道:娘娘进去吧。
琅嬅点点头道:多谢公公。
莲心本想跟着一块进去,李玉使了个眼色莲心就留在外头。
琅嬅深吸一口气就进了养心殿,虽说来过许多次,可是这次不知怎的琅嬅如此紧张。
琅嬅进去看见弘历盘着腿坐在一盘棋前面,抬头看了眼自己后就又看回棋盘。
琅嬅给弘历行了礼,只是弘历一直没叫起,琅嬅也只能一直保持行礼,没多久脚就酸了。
弘历从榻上起来,站到琅嬅的面前,琅嬅低着头,两人也没说话,弘历伸出手,琅嬅便顺水推舟牵了弘历的手,弘历拉起琅嬅,琅嬅本就摇摇晃晃站不住,弘历一使劲就把琅嬅一把抱住,躺倒在身后的榻上,弘历有顺势把琅嬅压在身下。两个人只见没有任何距离,弘历看着身下的人那颤抖的纤长睫毛,以及抖动的双唇,弘历的喉头一动,开口问道:怎么今日过来了,之前不是不屑于恩宠吗?弘历问着话又一直在琅嬅的颈间深深的嗅着琅嬅身上的香味。琅嬅的颈部很是敏感,又有点躲着弘历,回话道:先前…是臣妾错了…误会了皇上的用意,永涟…他是您的儿子,您为他做的打算一定是最好的。
弘历冷哼一笑在琅嬅耳边磨蹭着道:皇后,你真不会说谎,心里已经恨透朕了吧!
琅嬅立马反驳道:臣妾不敢。
弘历又道:敢与不敢,朕不想知道,只是朕马上要昭告天下,朕希望永涟不要让朕失望。
琅嬅没回话,双唇已经被弘历的唇覆盖,过了许久,弘历喘着粗气停下了。
弘历开口道:你如果担心你儿子,就应该给他多生几个亲兄弟而不是杞人忧天。
琅嬅的口脂被弘历弄得面目全非,弘历看着琅嬅走到梳妆椅前擦拭着,弘历走到琅嬅身后扶着琅嬅的双肩又道:朕让齐汝配了坐胎药,想必不久我们又会有第二个儿子。
琅嬅擦好双唇转身看着弘历道:臣妾身子不是很好,怕是…怕是要让皇上失望。
弘历搂着琅嬅的腰道:齐汝给朕说了,你身子没那么弱,只要好生养着,一定可以的。
说完紧接着又说道:皇后不要人朕失望。
琅嬅听到弘历这么说知道没有在说下去的必要,两人便去吃晚饭。
琅嬅站着给弘历布菜,弘历让身边伺候的人都退下了,就剩两人。
弘历道:三哥前段时间身子也不太好,去颐和园养病了,过不久就回来了到时候你准备一下,给三哥办个家宴。
琅嬅不动声色只是道了声:臣妾会妥帖布置。又继续为弘历布着菜。
弘历看着琅嬅布菜,又叹了口气道:皇阿玛子嗣少,当年朕在颐和园,三哥本是最受宠的,五弟和六弟年幼无知,可事与愿违朕成了皇帝,三哥却被除了黄带子,他身子大不如前,朕念着手足情一直挂念着他。
弘历闷了一口酒,琅嬅心里明白这是弘历想表达自己不似先帝不顾及手足,开口道:皇上对待手足之情,臣妾相信永涟也会学着他皇阿玛。
弘历点头道:永涟自是不会让你我失望,只是他也需要左膀右臂。
李玉在外头听着里头的动静,看着敬事房的奴才端着绿头牌来,
那掌事太监进去撞见帝后这一幕,立马跪倒磕头。
弘历放开了怀里的琅嬅,红着脸额头上青筋爆出冲着那太监吼道:没眼色的狗东西,这会子出来扫什么兴,滚出去领上三十板子,长长记性。
琅嬅没动声色
弘历挥了挥手道:朕听齐太医说你身子恢复的不错,这六宫事务和请安一直交由旁人管理也是不行,皇后一定要好好管后宫,要知道前朝和后宫也是纠缠不清,朕不希望看见先帝的华妃那般人物。
琅嬅知道弘历说的便是高曦月,高曦月自从有了公主后鲜少和长春宫有来往,说到底因着从前在潜邸时的交情,曦月对琅嬅一直都是毕恭毕敬,但入宫后的这么些年,难免心中许还是生出芥蒂,毕竟作为之前的宠妃,隆宠少了不说,连带着自己的女儿也不受太后和皇上待见,曦月怎能察觉不出来,也只能将一切好的摆件衣物全都拿给自己的二公主。前朝的高斌也是常年累月的往高曦月处送那白花花的银子。
这样来更惹得后宫众人众说纷纭!太后更是看不惯高曦月。
一夜涟漪,第二日上朝之时 琅嬅伺候弘历穿戴,等弘历走后,收拾打扮了一番,回到长春宫,坐在长春宫正殿的凤椅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嫔妃们也三三两两的结伴而来,没一会儿全都坐满。
琅嬅让上茶上点心,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点心,由这些底下的漂亮女人慢慢品尝着,时不时发出称赞的声音。琅嬅笑眯眯的坐在上头,看见纯妃和嘉嫔开口道:阿哥所的奴才之前太少,本宫又多填了些伺候阿哥们,你们两个也多去阿哥所走动看看孩子们。
现在阿哥所里也只有纯妃和嘉嫔的三阿哥,四阿哥。
纯妃和嘉嫔倒是开心的立马起身行礼,照着惯例只有一月见那么几回面的功夫,这下皇后开口许两人去阿哥所走动,也就是可以多陪一陪自己的孩子,这让谁身上都开心啊。坐下后,嘉嫔阴阳怪气道:臣妾等没福气,不像皇后娘娘和娴妃娘娘可以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孩子。琅嬅知道她在酸,也不与她计较,开口道:皇上昨日说嘉嫔妹妹是远道而来的和亲公主,又生下了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子,想着端午晋妃位,这晋了妃位,嘉嫔妹妹可要谨言慎行,若是捋捋以下犯上,本宫绝不允。
嘉嫔听后是又惊又喜,说到底却是自己该进位份,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这皇后的敲打,也让金玉妍有些心慌,难不成皇后知道自己私下言行?金玉妍战战兢兢的行了谢礼。琅嬅看向如懿道:还有娴妃妹妹,皇上也说了晋贵妃位,本来娴妃是侧福晋出身,入宫便该是贵妃,虽然迟了些
琅嬅宽慰了几句高贵妃,贵妃起身行礼,这倒也没什么,只是总归这两人还是有些生疏了。
女人的心思总是琢磨不透。
如懿气色不错,面色白里透红,和琅嬅聊了一会儿最近的宫务,便没在开口,不过她今日穿的孔雀蓝旗服和那一对晶莹剔透的耳环真是极趁如懿的清丽。
琅嬅也是坐累了,开口遣散了嫔妃们,只留下如懿海兰两人。
三人又轻松自在的消遣了一会儿时光,便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