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或许是世间情侣最美丽的愿望。只是后来,多少风花雪月的爱情被迫食尽人间烟火,向柴米油盐低了头。如果真能共同守住一份心灵的契约,便胜却人间无数。
余生够长,足以等到一个最合时宜的人出现。那时,我希望我们可以执手相看,深情而且坚定地说一句:“我与世界格格不入,只愿与你惺惺相惜。”
——世间最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吧!只见诸葛清明这一大早上的,就立刻将他最新版本的陈年酸诗烂词发到了他们几人的公寓住户群里去了。(其实这个群里无非也就是大学政治经济学老师柳湘儿,小堂妹陈爱华,失恋中的孟安安以及隔壁男生公寓套间里的李廷峰和现在耍赖皮吃住在男生公寓套间里的李程这么几个人而已)
诸葛清明为了让自己新写这个言情伤感的网文小说有更多的人阅读收藏和打赏,还特地不知道从哪里查阅了这个大文豪苏轼的感情生活。而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又在公寓住户群里将苏轼的个人感情生活抒发了一遍,他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的杰作,还特地配文PS:(老夫少妻的爱情故事,唯美凄婉,希望大家多多传阅)………
大家知道这货平日里的样子,就觉得这货能写出些什么东东啊,于是,大家选择性的将他的消息屏蔽了。目前只有一个失恋中的孟安安在认认真真的阅读着诸葛清明写的这个不知从哪里抄袭加YY出来的无聊肥皂小说了。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苏轼和王朝云便是如此。纵然朝云只如昙花一现般在苏轼的生命里出现过,却陪伴了他所有的孤单,鼓励了他所有的失意,安抚了他所有的伤痛。”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往杭州任通判。
如洗的碧空下,苏轼与朋友于西湖上开怀痛饮。觥筹交错之间,他在举杯的空档看清了一名舞姬的容貌——明眸善睐,朱唇微点,顾盼生姿,只是眉眼之间略带着尚未散尽的稚气。一曲舞罢,她入席为苏轼斟酒。像一朵空谷幽兰,她扎根在了苏轼被宦海的浪花拍打得支离破碎的心里。她就是王朝云,只有十二岁的王朝云。”
“一时间,小雨淅淅沥沥地赶走了晴空万里,水光潋滟的西湖瞬间笼罩上了一层烟雨蒙蒙,气氛因此变得暧昧。苏轼淡然地泼墨挥毫,一首千古绝唱横空出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没了朝云,他未必写得出如此缠绵的词句。朝云像一只误入凡尘的精灵,闯入了苏轼的生活。已将而立之年走过一大半的苏轼,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个青杏尚小的女孩子。”
“从此,王朝云结束了迎来送往的生活。好像只有遇见了彼此,他们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一生。”
“于情于理,苏轼都没法给王朝云名分。发妻王弗早逝,续弦王闰之贤良淑德,深得苏轼敬重。”
“虽然在名分上于她有所亏欠,朝云却比王闰之更能走入苏轼的精神世界。她没有持家的经验,却有着对艺术的深刻领会和得天独厚的悟性。”
“被贬惠州时,苏轼极爱听朝云唱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每每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朝云就泣不成声。苏轼问因,朝云便答:“妾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就像一朵柳絮,被朝廷的风雨吹打到天涯海角。朝云唱到此处,就会想起他一生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所以感同身受般地泪如雨下。如此轻描淡写地触及往事都能使朝云痛彻心扉,两人知心,可见一斑。”
“元丰六年,朝云为苏轼生下幼子。苏轼给孩子取名苏遁。遁,出自《易经》,有远遁世外之意。老年得子的苏轼对儿子的期望简单到常人都难以相信——不求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只求他无灾无难平平安安地长大。”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对于常年奔波的苏轼来说只能是奢望。
“元丰七年,苏轼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朝廷的诏令像风刀霜剑,紧迫地催促着苏轼启程。他和朝云早已习惯了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可年幼的苏遁未能习惯。同年七月,船停靠在金陵岸边时,小小的苏遁因病夭亡在朝云的怀里。”
“苏轼是那样喜爱这个孩子——他的浓眉大眼像极了苏轼,聪慧机敏又像极了朝云。所以,他的离世让年近半百的苏轼痛不欲生。他懊悔,认为孩子是受自己牵连;他自责,明明颇通医理却医不自医。”
“尽管苏轼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还是不忘抚慰朝云的情绪。这足以说明苏轼对朝云的体贴和关心,可谓是心愫相通,脉搏相连。”
“宋神宗的驾崩和宋哲宗的继位为苏轼送来了政治上的春天——新帝废除新法,任用司马光为相,苏轼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年幼的皇帝格外信任这位苏师傅。”
“可惜好景不长,小皇帝总有一天会长大,会不再需要读书,也就不再需要师傅。信见疑忠被谤,苏轼再一次被外放,仍往杭州,担任知府。”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苏轼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这里做些什么,因为他感激杭州为他养育了朝云,于是便有了苏堤春晓。”
“当年的小皇帝已经亲政,改用章惇为相之后,苏轼的噩梦又开始了。”
“被贬惠州的消息一到,平日里郎情妾意的姬妾侍儿纷纷作鸟兽散——彼时的苏轼年近花甲,几乎已无东山再起的可能,更何况当时惠州荒蛮。夫人王闰之早已天人永隔,只有朝云,毅然决然地陪着苏轼前往瘴疠之地。”
“白居易年老体衰时,平时最受宠爱的美妾樊素逃之夭夭。而苏轼失意困顿时,却有朝云如影随形。她从一而终的坚贞和患难与共的决心,让心似已灰之木的苏轼感激涕零。”
“惠州的瘴气记恨苏轼所拥有的一切,它不想让他痛快地死,而要让他痛苦地活。”
“从小生长在温柔富贵的杭州,朝云是个花肌雪肠的人,怎能受得了岭南的闷热?受尽了瘟疫的折磨之后,朝云也不得不退出苏轼的生活。尽管千万般不愿与不舍,也只能留他一人在这黑暗的人间。”
“按照她的遗愿,苏轼将朝云葬在了惠州的西湖畔。这里酷似杭州西湖,苏轼与朝云常常携手在此漫步、泛舟,回忆过往的幸与不幸。”
“为了排遣没有朝云的日子,苏轼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祭文。像失去儿子时那样,他一次次地沉浸在懊恼和自责中不可自拔。他还刻意经营惠州西湖,建塔、筑堤、植梅,企图用熟悉的景物唤醒远去的岁月,好去触碰爱人的指尖。然而锦瑟不调,绣针也断,伊人不再,真如春梦了无痕。”
“苏轼为朝云建了一座六如亭,楹联是他亲笔题写的: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他还记得那年,他拍着大腹便便问一众姬妾他肚子里是什么。在所有人都说是书是文章是诗词的时候,朝云却说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胸口有一颗朱砂痣,她叫王弗,是他少年时的惊鸿一瞥,爱得热烈却短暂。”
“他的梦里还有一段白月光,她叫王闰之,是他最好的贤内助,爱得缠绵却平淡。”
“幸而还有王朝云,像一束阳光,拨开他乌云密布的心,让他爱得深沉而大胆。”
“朝云的一生简单得一目了然,她用十二年来等一个人,再用二十二年来爱这个人。这场跨越了年龄、无关于身份、不需要名分的爱情,让相爱的双方和后来人都明白——爱情之所以圆满是因为彼此心有灵犀,而不是做别人眼里所谓名正言顺的“般配夫妻”。朝云一生没有做过一天苏轼的正妻,却得到了他的万分疼惜和一生牵挂。”
就这样,孟安安看着这手机群里的内容,眼泪又开始流了下来,于是,众人见她一大早就这个样子坐在沙发上泪流满面的,便连忙也将自己屏蔽了的那条诸葛清明发的链接打开来看了,结果众人也都忍不住惊叹于诸葛清明瞎编乱造的技能,当然很多的是惊叹苏轼和王朝云这对跨越了世纪般的老少恋啊!
众人忍不住想知道,这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这种忘年恋啊!
而孟安安理解的则是他们二人从初见,相知,结晶,相随,诀别之间的感情变化是那么的凄婉且又美好,又让她回想起了自己曾逝去不久的那份甜甜的恋爱了。
于是,众人又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毕竟这个孟安安时好时坏的,本来心情都快要平复下来了的,眼看就要恢复正常了,结果又被这个诸葛清明的一篇虐心言情网文害得精神失常了。
哎,众人只好叫诸葛清明赶紧重新再写一篇比较唯美的,浪漫的,开心的言情小说,这次大家明确命令他,文章里必须要有多个甜甜的恋爱故事。
诸葛清明看大家这不依不饶的架势以及那个沉浸于悲伤不可自拔的失恋女孩孟安安,只好勉强答应了大家的要求重新写一本小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