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韩采耳忽然去世,韩妈妈得知消息时整个人愣住了,似乎是因为韩采耳的死一下子把过往拉了出来。想到自己对女儿的冷淡,心中愧疚,想着女儿死了也得风风光光的。
谁知丈夫竟然不愿,他不知道是听信了谁的话说是韩采耳是不祥之人,不愿意把韩采耳领回来,还表明不愿意认这个女儿。
就连一向嘴甜,温柔的大女儿卷耳竟然也这样想,韩妈妈一时间觉得从新认识了丈夫和乖巧的女儿。
她和丈夫离了婚,把女儿办了葬礼之后就一个人换了一座城市生活,然后遇到了凉川。
于是愧疚,她想让女儿下辈子投个好胎,就把自己的钱全部用于捐款了。好在她离婚时分了一半的财产,就算捐款她也能过得很好。
就在一次去孤儿院当义工时看到了凉川,她的一双眼睛像极了韩采耳,她便把凉川收养了,就当是慰籍自己的心灵。
凉川从小到大都是听韩妈妈说韩采耳事情长大的。
凉川两个字也是韩妈妈取的,凉川是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这也很像是韩妈妈的心境了,于是凉川二字以此得名。
若凉川有姓,那便是姓顾。
这些话凉川如同讲故事一般说了出来,韩采耳也就一开始失态了一些,之后如同是听故事一般面无表情。
凉川沉默了,想了想也是,她听韩妈妈说的事无巨细,包括了韩采耳在家受的委屈。她想如果自己从小过的是那样的生活,父亲不疼母亲不爱,姐姐嫌弃之外还处处陷害导致在学校还被孤立,校园暴力,那她也不会对那一家人还有什么感情的。
听到这里可能不仅不会感触,反而想举起双手鼓掌叫好了。
韩采耳心中的确如同凉川想的一般,她也只是一开始难过了一些罢了。还有一些不可置信,毕竟夫妻二人感情是真的好,却没想韩妈妈会提出离婚。
她已经死了,再次投胎成了如今的韩黎,虽然拥有了上辈子的记忆但是她的人生是全新的,上辈子的事也只会感叹一句罢了。
至于其他三个人就有点懵逼了,毕竟凉川说的故事里有很多他们不懂的东西,什么离婚啊,什么孤儿院啊,什么车祸,什么学校之内的。虽然听得不是很懂,但是大体意思也是明白了。
他们看向凉川,这是她第一次说起自己的身世,她从小是孤儿被收养之后又成了孤儿,也是第一次知道,凉川原来是姓顾,不是姓凉。
可是故事中时间线是不是有点奇怪啊?但是也没提起时间,或许都是同一时间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