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公闻言,大笑数声,谓之曰:“真义士也!汝尽可放心,魏帝虽是残暴无比,但其臣下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之理,且魏人所恨者是我,必将放汝回来。待汝归来,亦是大功一件,我必上表女皇,赐汝为夫罗县伯,使汝妻子得享荣华!”
法贵听后,下拜小王公,谓之曰:“愿大将军善待小人家人,法贵去也!”言毕,便携此锦匣,骑一快马,前往长安……
本月二十九日,魏帝司马纬正坐于迎春殿御坐上,怀抱最宠爱之淑妃凤小怜。
这迎春殿方建未一月,以黄金所造,处处雕梁画栋,镶宝嵌玉,实为千古未见之“金玉殿”。
一年前,魏帝为造此殿,勒令天下百州刺史,使各州百姓献上黄金一百万两,抗旨者,一律凌迟。
百州刺史无奈,只得迫使百姓出资。有数十州百姓不愿献金,其刺史便抢掠民财。十数州百姓无法安居,只得携带家属,投于西蜀、南楚、中梁三国。
后数千年有大同天国龙羽君称这迎春殿为“民血殿”……
当是时,众诸侯、百官各自向魏帝献上贺礼,多有奇珍异宝。
须臾,忽然有黄门侍郎、宦官赵爱上殿,至魏帝身前,下拜而谓之曰:“陛下,反贼王煌差人送来贺礼!”
魏帝闻言,大喜,谓众官曰:“这王煌必是为九弟击败,特献贺礼,以此讨饶!”
太师于文护闻言,下拜而对之曰:“陛下乃真命天子,王煌鼠辈知人不可胜天,自然向陛下请降!”
众官闻言,皆随声附和。
魏帝闻言,龙颜大悦,下旨使王煌使者上殿。
未多时,那信使法贵捧锦匣上殿,行至御案前三丈,昂首不跪,遂将贺礼举至胸前。
太师于文护见他昂首不跪,便走上前去,呵斥之曰:“汝好生大胆,见我大国天子,竟不下拜,当斩!”
法贵轻“哼”一声,仍不下跪。
魏帝看后,谓之曰:“太师,今日乃朕诞辰,此人远道赶来献礼,多有辛苦,不拜也无妨!”
于文护听后,便退至一旁。
魏帝将手一指,宦官赵爱见状,急忙上前取锦匣,置于御案上。
魏帝见锦匣上有“魏帝亲启”四字,大喜,指锦匣而谓众官曰:“王煌这厮颇有心!”言毕,亲开锦匣,见匣内是秦王张目之首,大惊失色,倒于地上,竟踹倒御案,使其首滚出数丈,至众官面前。
众官见状,尽皆惊骇。
少时,魏帝捶胸顿足,恸哭曰:“九弟!是朕害了你!”
众官看后,无不掩面而泣,其中不乏假哭者。
未多时,太子少保、开府、睢阳县公刘御龙至秦王之首前,看一眼,下拜魏帝,谓之曰:“陛下,秦王之首面上有字!”
这刘御龙乃太子太保刘御东之弟,本是圣天英帝春熙殿内昭毅天尊转世,武艺超群,膂力超人,原是魏国第十四条猛将,天下第三十名英雄。
魏帝仍旧恸哭,不曾闻见他言语。
须臾,刘御龙又高声谓魏帝曰:“陛下,秦王之首面上有字!”
魏帝听后,以龙袍之袖擦去眼泪,指刘御龙曰:“是何字?卿且读来!”
刘御龙领旨起身,至秦王之首前,见其额上写“呈魏帝御览”,遂读其两颊上字曰:“煌领西南百万兵,誓将中原万贼清。昏君若再害苍生,战马踏碎长安宫!”
魏帝闻后,立时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