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将军东方平、安西将军西门英闻言,谓王元帅曰:“元帅,我兄弟二人自投于军中以来,寸功未立,却受元帅封将赐侯之恩。今番迎敌,我兄弟二人愿为元帅先取此渡口!”
王元帅见状,谓之曰:“好!汝二人领兵五千,前往破敌,万万小心!”
东方平、西门英二将领命后,率五千轻骑,冲入魏兵营中。
这魏兵受此袭击,一时应付不及,战不到一刻,竟被杀了大半。
那东方平、西门英二将提刀纵马,冲入魏兵中,来往冲突,前劈后挡,如入无人之境,连斩两千余人。
未二刻,万余魏兵竟尽数被杀,尸横遍地,血染南岸……
王元帅见状,大喜,令兵士将魏军战船尽皆焚毁。
只见青烟直上,高有百丈,烈焰熊熊,江水沸腾,万鱼浮出,或熟或煳……
少时,王元帅令安东将军赵旷引一万轻骑埋伏于江边,谓之曰:“赵将军,若魏兵败至此处,可率伏兵杀出,魏兵必将大败!”
镇西将军胡杰闻言,问之曰:“元帅怎知魏兵必败至此处?”
王元帅微喜数声,答之曰:“魏地湖海甚少,兵将不习水战,渡江必靠战船。若是败退,定从此处走!”言毕,引三万轻骑南下。
王军轻骑又奔一日夜,行二百里,至豫宁城下,见城上遍插魏旗,并无兵马驻扎,遂问一农夫。
农夫答之曰:“五日前,魏兵攻破豫宁郡。楚兵退至豫章郡(即今江西省南昌市),魏兵进而围之,已然三日!”
王元帅闻言,急忙率兵奔向东南……
第三日辰时,王军轻骑行二百六十里,奔至豫章郡北城门二十里处。
但见魏兵数十万已将豫章郡团团包围,北城门外魏兵军营绵延十余里。
三万轻骑三日不曾安歇,此刻已然人困马乏,无力厮杀。
王元帅见状,使众将士、马匹饮“还神去疲汤”。
未三刻,人、马皆精神抖擞。
王元帅见状,大喜,赞许胤宗等曰:“许先生、二甄先生不亏为当世名医!”言毕,挺掌中圣武青龙戟,纵胯下神风火龙驹,率三万精锐轻骑放声大喊,直奔向魏军北大营。
待至辕门,丁兴令众将士取小弩放箭,将箭囊中二十支箭尽数射光,十有三中,顷刻之间,魏兵竟有十多万人坠马。
旋即,王军轻骑挺兵刃,骑良马,直冲入敌营之中,竟似虎入羊群一般。
唐王司马湝见状,大吃一惊,问随王司马洽曰:“十五弟,这……这是何处兵马?”
随王遥望来兵,见那帅旗上书“大楚征魏大元帅王煌”九字,急忙答之曰:“乃是王……王贼!”
唐王闻言,大惊,谓之曰:“兮!上州距此一千五六百里,三弟又率兵攻金州,王贼如何来得这般快?”
随王思忖片刻,对之曰:“莫非三哥已战败?”
唐王听后,惊骇不已,谓随王曰:“十五弟,王兵勇猛异常,此处魏兵恐抵挡不住,汝速调城西、城南、城东兵马来此御敌!”
随王闻言,纵胯下良马,向南奔去。
豫章郡守城女兵见状,火速通禀于楚女皇。
楚女皇闻王煌引兵来救,凤颜大悦,谓众将曰:“秦国公真乃忠臣也!”言毕,与众将出郡衙,行至北城楼上。
但见魏兵六七十万将三万王军轻骑团团包围,或投石,或射箭,或厮杀,战斗不停。
王元帅大吼一声,冲入魏兵阵中,左手持青龙戟,右手执干将剑,前劈后刺,左冲右突,来往数十番,如入无人之境,斩杀魏将魏兵两三千人。
女皇见状,下旨打开城门,亲自使飞凤剑,纵汗血马,率城中八九万女兵杀出,直奔魏兵。
但见一员女将生得身长七尺三寸,貌美如花,秀眉凤目,英姿飒爽,金盔金甲,手持一杆二百八十斤重雪木冷艳枪,胯骑一匹千里白银追云马,乃是南楚国太尉、大将军、开府仪同诸侯、越国公陈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