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这大热天的为何要出来赏花啊?想必花儿都蔫了。新来的小宫女红珠对我说道。
一旁的女官,细长的每眉一挑,你一个小小的奴婢如何能在主子面前多话。红珠惊恐的朝着女官和我,磕了三个响头,结巴道,大人,娘娘,奴婢不敢,娘娘,求你饶了奴婢吧,您的大恩大德奴婢铭记于心,那女官就要说话,那小宫女的脸也胀得通红。
我摆摆手淡淡道:"无事,本宫今日也不想降罪于你,上官姑姑,你将她带走吧"。
打发走了那女官与宫女,我走入后花园,刺目的光将我的眼照的生疼,我揉揉眼睛,亲信林四娘见到我这模样,连忙端着一柄蓝布伞给我撑着,我并未推开他。太阳光被伞遮住了,周围顿时清楚了许多。
此时正是午时,周围非常寂静,半点别的声音都没有。忽然一阵嬉笑声打破了片刻的寂静。
我细看了一会儿,好似是新封的左皇后,一旁搂着她的那个男子不就是我朝思暮想心心念念的人吗?
我的嘴唇微张似乎想发出消失己久的那名字,却不知为何迟迟发不出来。
近了,近了,我望着莫越,他的一举一动还是不曾变过,宛如谪仙,如画中天仙的男子,不过,我却希望他的心,还有当年一般,深爱着我。
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年三月。草长莺飞,春光灿烂,正是我,遇见他的时候,至今已经有好多年了,却仍然是历历在目。
那是皇上微服私访的日子,船从遥远的洛阳缓缓驶到了杭州。
那时候,我的名字还叫东美,是村东头沈氏的二女儿。正好当时,我在河边晾晒衣服。天空飘下了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雾蒙蒙的河边,万物如同淡淡的水墨画,忽隐忽现。
我放下手中的衣服,缓缓抬起头,用手轻轻的接了一丝雨,放在鼻尖旁,轻轻的闻着,极淡的香味。
却不知,对面船上雾蒙蒙中的另外一个人,在仔细地瞧着。仿佛感受到有人一直在看着我,我便也往对面看去,却只看到了一身明紫色的袍子与微微模糊的脸。
这天下午,有一队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村,在向着隔壁的邻居打听人。我也跟着母亲去看热闹。
“这位大伯,请问这里有没有住过一个姓沈的年轻的女孩,长得挺漂亮的?"一个年长的士兵问对门的三爷。
三爷一愣,朝我的方向瞅了一眼,道你们找她干甚?
我们是皇上的护卫,皇上今日早晨,看上了你们村一个年轻女孩。打算让她进宫,服侍皇上。士兵道。
三爷的下巴像我这边一摇,噍,这是我们村最好看地,是不是她?
我往母亲身后躲了躲。那士兵看了看,朝身后一招手,一个小太监走出来。摊开了一卷金黄色纸。这个我听学堂的先生说过,应该是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杭州沈氏之女,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特赐为良人。"
母亲一听,愣愣的站在那里。
走的时候,村民都来送我。而我却没有感到一丝喜悦,却觉得淡淡的悲凉。
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处处小心谨慎。学堂教书的先生,也走了过来,对我道:"一入宫门深似海,一定要小心谨慎地说话,不要做错了什么事,而遭罪。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上了船。
许多天后,上了岸,穿过了有着高墙的长廊,到了皇宫门口。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走了很久很久,才来到了大殿。
云白光洁的大殿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美景如花隔云端,让人分辨不清何处是实景何处为倒影。
宫女为我梳洗打扮好,去见了皇上。我跪在地上,他并没穿明黄的正装,而是一身明紫,我小心翼翼地抬头望了他一眼。
他的肤色并不算白皙,而是一种微微小麦色的。容貌俊美非凡,眼眸有三分深邃,并不是太像中原人整个人散发着振威天下的王者之气。
我不禁有些看痴了。
“你,就是那天,在船头所见的,沈氏之女吗?"他轻轻开口说道。
我微微一愣,马上低下了头不再看他。开口道,“是,民女沈氏,见过皇上。"
对了,朕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他走近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