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林雪比较省吃俭用,知道自己家条件不好,但是比起别人家自己家条件还是不错的,毕竟盖了两层的楼房,虽然还没有装修,但是也比周围人家好了,不知道多少。
因为父母给林雪灌输的,永远都是要好好学习,不要大手大脚,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要用。
林雪也是个比较诚实或者一根筋,有时候有点倔的性格。
父母给的买学习资料的钱,剩余的钱都会拿回来交给父母,尽管父母说了剩余的钱自己可以买东西,买些吃的或者自己想买的。
可林雪却没有真的听信他们的话,去买吃的,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你学清楚的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场面话,如果自己真的用了的话,回家又免不了一顿责骂。
因为一开始的林雪就是比较天真的,一位父母说的是真的,结果真的把剩余的十几块都拿去买吃的,但也不是一分都花没了,而是留了一半的钱,最后回家被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后面林雪就学聪明了,不管父母怎么说,都是吧,那时候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给父母报备,剩余的钱还给了他们,不收就直接放在他们的屋子里。
虽然那些剩余的钱最后还是要给自己用的,可是每次拿的意义不一样,只是用于自己学习方面所需要的东西,并不是吃的东西。
童年时期的林雪,没有过童年,小孩的快乐天真,有的只是懂事节俭,甚至于养成了存钱的习惯,那不可多得,父母大发慈悲给的一分钱,自己没舍得用,存了起来还有别人给的红包。
最少的有10块,中等的有50,顶天的是100,总共也就两三百,大部分的名额都被父母收了去,留给自己的只有两张10块的凝血,已经很满足了,甚至于后面收到红包的时候,林雪都会直接交给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经过自己的手,然后又在自己不情愿之下被收取。
有时候亲戚给的红包,林雪是真的不想要,因为林雪心里比谁都知道,自己不是真的不想要,而是就算给了自己也只是走个过程而已,等到亲戚走了还是要乖乖交给母亲的。
所以还不如不要。
可是有些事情也不是自己就能够决定的,说不要就不要,还是要通过自己的手,然后给到母亲手里。
跟小孩子的总是意义不同,但以后都是要父母又还回去的,所以其实就当送过来送过去,意义不一样。
哪怕只是5块,10块的存折,因为连续比较节俭,不怎么乱花钱,一天上学在家吃了饭去学校再得回来,几乎连瓶水都是从家里面带的,甚至是在学校喝的,没有花其他的一分。
有时候看到新奇的东西,价格也比较便宜的,会尝试一下。
想着自己还有为数不多的钱,又该想着怎么赚钱了,比如在自家后院玩耍的时候,看到大马路上有个骑着三轮车的老爷爷,拿着喇叭喊收什么东西,林雪就会凑上去问一下。
老爷爷面对林雪,长相比较乖巧,嘴巴又比较甜,想着是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应该对于哪家哪户都比较清楚,所以也是说了自己收什么东西,问一下林雪哪里有这个东西,如果实在没有人弄的话,自己可以去摘,或者有人摘来,然后自己给他钱。
那时候林雪就知道了,以前自己经常去割奶,喂猪喂羊的草,既然都是可以卖钱的,而且多的话,赚到的钱还不少,一想到那些进了那些猪和羊的肚子里,林雪就感觉损失了好大一笔财富。
只能说老爷爷来的太晚了,但好在也不太晚,这个季节那些东西还没有过,也还有差不多一两个月的时间,只能及时止损。
有多少收多少,多多少少卖了,有点钱,总比一分没有好。
然后林雪就和老爷爷说了,自己知道这里好多地方都有,但是没什么人收,自己去摘来,定个时间,然后老爷爷来收,问了一下多少钱的价格。
那时候的草药林雪不知道是值钱,还是不值钱,总之就是一两1块钱,一斤的话就是10块钱。
有的时候不够,才八九块钱,想着山上的草那么多,多多少少能赚个100多块钱吧。
林雪盘算了一下。
每样草他说的价格不一样,有一种它特别贵,但是也比较稀有,能找到一斤都差不多了,更别说多的,而有的多,但是收的价格比较少,差不多要两三斤才有那个稀有药材的一倍价格。
林雪也没气馁,想着其他人也有收,但是自己知道的那些地方没有人知道,都是自己无聊的时候去逛,发现的秘密基地很少被人发现,不是太亲密的人,林雪也不带他去,一般都是自己心情难过的时候去那里看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