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的那一天,是个难得的好日子。
清晨,第一缕阳光如丝线般穿过轻薄的窗纱,温柔地洒在屋内。
天空湛蓝得像一块刚刚擦拭过的宝石,几朵洁白如雪的云朵慵懒地飘荡着,仿佛也在为这特别的日子增添几分祥和的气息。
微风轻轻拂过,携带着庭院中淡淡花香,从半掩的窗户悠悠飘进来,令人心旷神怡。
屋内,朱书婉身着一袭精心准备的宫装。那衣料柔软而华贵,宛如流动的银河落在身上。
外衣是一件宝蓝色的对襟褂子,丝绸质地细腻光滑,颜色淡雅深邃,恰似静谧夜空中最璀璨的那一抹蓝,既庄重又不失温柔。
褂子领口与袖口处镶着精致的白色滚边,其上绣着简洁却寓意吉祥如意的云纹,仿若天边游动的祥云。内搭白色立领衬衣,领口高而直,更衬托出她修长优美的脖颈线条。
轻薄透气的面料贴合肌肤,穿着舒适之余亦符合选秀时繁复的礼仪要求。衬衣领口微微露出,与蓝色褂子相互映衬,清新之感油然而生。
下身着一条同样蓝色的长裙,裙摆宽大,在她行走时轻盈摇曳,带出灵动之美。
裙摆上绣着淡雅花卉图案,简洁而不失韵味,恰似春日里悄然绽放的小花。
头发被精心梳成一个规整发髻,发髻高高挽起,用一根银色发簪固定。发簪样式简洁大方,簪头雕刻着一朵小巧玲珑的梅花,清幽别致,为整个发型增添了一抹独特韵味。一侧别着一朵白色的绢花,那花瓣柔软逼真,宛如晨露未干的新鲜花朵,为朴素发型注入一抹灵动色彩。
妆容方面,脸上仅涂抹一层薄薄胭脂,淡淡的粉色如同初升朝阳映照下的霞光,使面色红润自然。嘴唇点染些许浅淡口脂,与整体妆容相得益彰。
眉眼之间并未做过多修饰,只用淡淡眉笔勾勒出自然眉形,显得清秀端庄。
朱书婉站在镜子前,对着镜中的自己展露一抹微笑,眼神里交织着期待与紧张的情绪。紫烟在一旁忙碌地帮她整理衣裳,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动作轻柔且熟练,仿佛正在进行一项神圣使命。
随着时辰临近,外面院子里逐渐热闹起来。马车已经备好,马夫恭敬地站在车旁等候。马车车身漆得光亮夺目,车帘上绣着精美绝伦的图案,尽显华丽尊贵。
终于,在众人簇拥之下,朱书婉缓缓走出屋子。阳光倾洒在她身上,蓝色褂子与白色衬衣在阳光照耀下泛着柔和光泽,恰似天空与白云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青石板路上发出轻微声响。
朱书婉坐在车内,透过车帘缝隙静静凝视着窗外景色渐行渐远……
御花园。
一位身着玫瑰紫色千瓣菊纹上裳、月白色百褶如意月裙的女子迈着轻盈步伐走进屋内。她乌黑亮丽的秀发梳成反绾髻,髻边插着累丝金凤,额头上贴有一朵镶金花钿,耳畔垂落着摇曳生光的红宝石耳坠,整个人气度雍容沉静。
“婉儿,许久不见,你越发标致了!”她笑容满面,眼神中满是亲切之意。
“眉姐姐,你这话可真会让人羞红了脸。”朱书婉嗔怪道,“不过三日罢了,怎就是许久不见?”
“亏你还读这么多书,难道不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短短三日于我而言,简直度日如年啊。”
“姐姐~”朱书婉轻唤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撒娇意味。
“你这一身蓝裙,倒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哪有,姐姐才是风姿绰约呢。”
“对了,我听说你最近在绣一幅屏风,可有进展?”
“嗯,已经绣了一大半了。你若感兴趣,等选秀完就带你去瞧瞧。”
“你又哄我,若是中选了,可就不能随意走动了。”
“看来姐姐是势在必得啊。”
“别胡说,我是瞧你必定中选。”
此时,宫女们开始逐一检查女子们的服饰和发饰,确保一切符合规定。
当轮到安陵容时,一位宫女突然皱起了眉头:“你的发簪不符合选秀规矩,摘下来吧。”
安陵容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将发簪摘下后,她望着手中仅剩不多的首饰,意识到中选几率变得更小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无助地四处张望。
这时,朱书婉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随后从自己发髻上取下一支精美的银簪递给安陵容:“这支簪子送给你。”
安陵容抬起头,看着朱书婉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我叫安陵容,还不知道姐姐怎么称呼?”
朱书婉微微一笑:“我叫朱书婉,举手之劳罢了,不必放在心上。”正说着,太监前来传唤安陵容和其他几位秀女进殿。
朱书婉朝她投去鼓励的目光,这才与沈眉庄牵着手归位继续等待。
“眉姐姐?”方才的动静虽轻微,却也引来了些许目光。一位身着浅绿色挑丝双窠云雁宫装的女子缓步走来。
“嬛儿?你怎么也在这?”沈眉庄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与疑惑。
“我自然是来参加选秀的,难道只许姐姐前来不成?”甄玉嬛反问道,眼底闪过一抹狡黠。
“当然不是。”沈眉庄连忙解释道,“婉儿,这位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玉嬛,这是文华殿大学士朱轼之女朱书婉。”
“姐姐好。”甄玉嬛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温婉。
“不敢当,妹妹芳龄几何?”朱书婉回礼后,礼貌地询问道。“十五。”甄玉嬛简洁回答。
“那不知,是几月的生辰?”朱书婉追问道。“四月十七。”
“那我倒是没叫错了,我是六月三日出生的。”朱书婉笑着说道。
今届应选秀女人数众多,待轮到朱书婉进殿面圣时,已是黄昏时分,月色初上柳梢头。她整衣肃容,随着引导内监的口令下跪行礼,而后垂手站立一旁等待司礼内监唱名参见。
“文华殿大学士朱轼之女朱书婉,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