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笺难书,此念成灰
在紫禁城的繁华与喧嚣褪去之后,博远独自站在将军府的庭院之中,望着那轮高悬于墨空之上的冷月,往昔的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每一波回忆都带着细碎的怅惘与酸涩,将他的心层层包裹。
初遇小燕子,是在一场春日围猎的盛事里。彼时的她,身着简便骑装,灵动得如同山林间不羁的小鹿,眼眸中闪烁着对这广阔天地的好奇与热忱,纵马驰骋间,笑声洒落一路,惊飞了枝头栖息的雀鸟,也撞进了博远的心尖。她不像深闺娇娥那般谨小慎微,举手投足尽是洒脱肆意,在一众循规蹈矩的贵胄子弟里,仿若一颗错投凡间的璀璨星辰,耀眼得让人移不开眼。
彼时博远,身为御前带刀侍卫,身负皇家护卫之责,整日于宫廷的谨严规矩中穿梭,心亦被条框束缚得沉稳有余、灵动不足。小燕子的出现,恰如一道裂隙中透进的光,照亮了他心底那方被尘封已久、渴望自由奔放的天地。自那围猎场别过,她的一颦一笑、俏皮言语,便时常萦于他的梦魂,挥之不去。
可命运弄人,待知晓小燕子时,她与尔泰已然情愫暗生。尔泰,那个出身名门、温润如玉的青年,有着世家公子的儒雅,亦不乏满族子弟的豪爽,与小燕子在诸多机缘巧合下同行同止,为她排忧解难,挡下宫廷的明枪暗箭;小燕子则以真心相酬,二人情意在嬉笑打闹、患难与共间生根发芽,直至在皇恩浩荡下,喜结连理,红烛摇曳映照着两张满是幸福的面庞。
博远听闻喜讯那日,手中正紧握着为小燕子寻来的一支珠花,那是他在市井街巷穿梭多日,从老工匠处觅得的稀罕物什,莹润珍珠攒成精巧花型,想着赠予她,博她展颜。可消息入耳,如惊雷乍响,手中珠花坠地,似是他破碎的念想。他呆立当场,周围庆贺之声仿若隔了重重大雾,模糊难辨,满心的情意瞬间没了归处,空落落地在胸腔内晃荡,撞出满心悲凉。
“罢了,既已无缘,何苦痴缠。”博远在心底暗自叹道,面上却强撑镇定,对着前来报喜的侍从挤出一丝笑意,那笑里藏着的落寞,恰似秋末残荷,独对霜风。
皇上念他多年尽忠职守,又怜惜他情场失意,特赐下这座将军府,美其名曰让他安心养息,建功立业。初入府邸,雕梁画栋、庭院深深,尽显尊荣,可于博远而言,再华美的砖石朱门,不过是一座心的囚牢。往昔在宫廷,还能偶尔瞥见小燕子的身影,或在御花园扑蝶,或于大殿上“闯祸”,总能寻得一丝慰藉;如今独守府中,唯有寂寥相伴,回忆作陪。
夜里,博远常于书房枯坐,案上堆满兵书史册,却无心翻阅。烛火摇曳,映出他孤影长投于壁,手中酒盏满了又空,空了又满,妄图借烈酒浇灭心头情思。醉眼朦胧间,似能瞧见小燕子笑语嫣然,蹦跳着闯入书房,拉着他讲宫外趣事,可待伸手去触,幻影消散,徒留满手冰凉。
而小燕子与尔泰婚后,日子过得如烟火般绚烂且平实。他们在尔泰府邸开辟了一方小园,种满了小燕子最爱的紫薇花,花期一到,粉紫花朵簇拥枝头,风过花落,似梦幻花雨。小燕子依旧大大咧咧,会为了学做一道民间糕点,把厨房弄得乌烟瘴气,尔泰则在一旁无奈又宠溺地笑着收拾残局,时不时偷尝一口面糊,引得小燕子佯装嗔怒、追闹打趣。
逢年过节,宫中赐下赏赐,夫妻二人进宫谢恩,小燕子收敛几分往日莽撞,学着端庄仪态,却总在行礼时忍不住偷笑,被尔泰轻扯衣角提醒,这般小动作落入博远眼中,心中五味杂陈。他站在侍卫队列里,目光追随着他们身影,见尔泰细心为小燕子理鬓边碎发,那般亲昵温柔,恰似一把钝刀,缓缓割扯着他心底旧伤,痛意蔓延,却只能默默咽下,将情愫深埋心底,以君臣之礼、故人之情相待。
这一年盛夏,京郊突发水患,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博远主动请缨,领命率军前往赈灾抢险。临行前,于宫道偶遇小燕子与尔泰,彼时小燕子满脸忧色,扯着尔泰念叨着要一同前去帮忙,尔泰柔声劝慰,许下待灾情稍缓便带她去施粥放粮之诺。博远见此,勒马停步,拱手行礼,目光触及小燕子瞬间,心头一颤,却迅速稳住心神,沉声道:“五阿哥、小燕子,此次水患严重,博远定当竭尽全力,护百姓周全。”小燕子眼中闪过敬佩与关切:“博远将军,你千万小心呐!”那话语清脆,如往昔般灵动,却再无专属他的缱绻情谊。
博远率军奔赴灾区,日夜不眠不休,指挥士卒筑堤防洪、安置灾民,泥水溅满战甲,烈日晒黑面庞,身心俱疲之时,脑海中偶会浮现小燕子的笑颜,似有力量自心底而生,支撑着他熬过艰难日夜。待灾情平复,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呼声震天,博远骑行于长街,于人群中望见远处街角小燕子与尔泰并肩而立,正欢喜地向他挥手,那一刻,他释然一笑,过往执念在这场生死历练、为民奔波里,悄然化作一缕清风,拂过心田,虽留痕,却不再灼痛。
此后岁月,博远扎根将军府,钻研兵法、练兵强军,于朝堂之上为家国安宁建言献策,成了皇上倚重的肱股之臣。闲暇时,他会独坐庭院,看着紫薇花在风里簌簌而落,回忆年少那段青涩情愫,如品一杯陈酿,微苦之后,余味回甘。小燕子与尔泰依旧相伴不离,在岁月长河里续写着他们平凡又温馨的故事,而博远,守着这份放手后的豁达,于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寻得了别样的宁静与担当,将往昔情深,藏于家国大义、山川星河之间,以另一种方式,让生命绽出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