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叶落时见你
初秋的梧桐叶刚染成浅黄,我抱着一摞设计图穿过巷口,迎面撞上一个匆忙的身影。文件夹散落一地,画稿混着落叶飘了满地,我蹲下身去捡,却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先一步拾起最上面那张——是我画了无数遍的校园舞台设计,角落还标注着“马嘉祺”的名字。
“抱歉抱歉,我赶时间没看路。”清朗的声音带着歉意,我抬头,撞进一双盛满温柔的眼睛。是他,那个常在校园晚会上弹钢琴、唱着《孤勇者》的学长,也是我设计图里默认的“舞台主角”。
“没、没事。”我慌乱地拢起画稿,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背,瞬间泛起热意。他帮我把散落的图纸整理好,目光落在那张舞台设计图上:“你也喜欢这个舞台布局?我觉得侧台的灯光设计很特别。”
原来他不仅记得晚会上的旋律,还留意过后台的细节。那天我们站在梧桐树下聊了很久,他说自己排练时总觉得侧台灯光太暗,没想到我的设计刚好弥补了这个问题;我说每次看他在舞台上唱歌,都觉得该有这样一盏灯,既能照亮他,又不刺眼。
后来他主动提出,想看看我其他的设计。我们约在学校的咖啡馆,我抱着厚厚的画册赴约,他看得格外认真,连我随手画的草稿都不放过。“你很有天赋,”他抬头时眼里闪着光,“下次学院晚会,要不要试试把你的设计变成现实?”
那之后我们成了默契的伙伴。他会在排练间隙给我发消息,告诉我舞台实际搭建的需求;我会带着修改后的图纸去看他彩排,在台下帮他提灯光角度的建议。有一次排练到深夜,他送我回宿舍,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突然说:“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你了,每次晚会结束,你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后台,对着空荡荡的舞台发呆。”
我愣住了,原来那些默默注视的时光,并非只有我一人记得。晚会当天,当灯光亮起,我的设计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他站在聚光灯下,唱着一首温柔的歌,目光却越过人群,精准地落在我所在的角落。
演出结束后,他抱着一束向日葵找到我,花瓣上还带着露水。“谢谢你,让这个舞台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他递过花,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我的手机号,以后有新的设计,随时告诉我。”
梧桐叶簌簌落下,落在我们的肩头。我握着那张纸条,感受着掌心的温度,忽然明白,有些遇见就像初秋的风,不疾不徐,却刚好吹进心里。后来我们会一起在图书馆查资料,一起在操场散步,他会听我讲设计里的奇思妙想,我会听他唱还没发布的新歌。
再后来,他站上了更大的舞台,而我的设计也渐渐被更多人看见。每次视频通话,他都会笑着说:“等我下次回家,还想唱你设计的舞台。”而我总会想起那个梧桐叶落的午后,我们撞在一起的瞬间,画稿纷飞,温柔漫溢,原来最好的遇见,就是刚好你懂我,我也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