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乌尔苏拉送回家以后,埃里希才赶回自己的家中。
埃里希的母亲伊丽莎白一看到儿子就激动得不像话,“埃里希!我的孩子!你终于回来了!”
“妈妈,是的,我回来了!”埃里希被母亲拉着坐到了沙发上。
伊丽莎白看到了儿子脖子上挂着的橡叶勋章,笑眯眯的夸赞道,“你的勋章真漂亮!”
埃里希也对着母亲笑了笑,随后问起了父亲的去向,“爸爸呢?”
伊丽莎白突然叹了口气,“本来接到你要回来的消息,你爸爸也打算在家里等你回来的,可他是个医生,所以……”
埃里希的心顿时也一沉,是啊,现在需要医生的人太多太多了……
等到埃里希与母亲一起吃过饭以后,父亲才回到家来。
“阿尔佛瑞德,看你儿子获得的漂亮勋章!”伊丽莎白笑着看向刚刚回来的丈夫。
埃里希的父亲看了一眼儿子脖子上挂着的橡叶勋章,只是态度冷淡的说了一句,“勋章的确很美观精巧。”接着坐到了安乐椅里,表情严肃的看向自己的儿子,“很好,你是个优秀的飞行员。埃里希,很好。但是你必须知道,德国已经被打败。无法挽救地被打败了!”说完,便拿起了自己带回来的报纸,心不在焉地浏览着。
“可是爸爸,元首说过……”作为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埃里希仍旧希望能从自己学识渊博的父亲那里找到对自己摇摇欲坠的乐观想法的支持!
埃里希的父亲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埃里希,自1933年以来,元首已针对形势讲过许多话,然而其中大多都是虚假的。戈培尔说我国在苏联‘长驱直入’,事实上我们根本是在退回自己的边境。你一定会相信自己从空中俯瞰东线战场时,亲眼所看到的一切。埃里希,我国究竟是进攻还是退守?”
埃里希听了父亲的话,心情沉重到了极点,他举起双手,“你是对的,爸爸。我们正步步退守……”
埃里希的父亲不想再继续有关战场的话题,便转而说起接下来的打算,“那么你得为这一切的下场做准备。我为你安排了去图宾学医,因为我相信这种斗争不会旷日持久地进行下去。人类已经疯了……”
埃里希微微叹息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接受父亲的看法与安排。
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最终等待的就是死亡或者是最后的战果……自己还没有死亡,那么只能继续等待,尽管祖国的败局已无法避免,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在战争彻底结束以前,还是必须先履行军职,我们无法弃祖国母亲于不顾,更不能弃身在祖国的亲友、爱人于不顾……
抱着如此想法,埃里希于两星期后,辞别家人与乌尔苏拉,再度飞回东线战场JG-52第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