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冷笑,一个胖老太太我有什么好差遣的,活了命就开始抖机灵,当官的一家都没有好东西。
我懒得理她,说道:
我不必报偿,去吧。
胖老太太有些急了,大声道:
刺史娘请上仙显露真身,我等一睹仙颜,死而无憾。
我马上答道:
我说得好,我就与你们见上一见,不过见过我的人都得死。
刺史我的话音刚落,刺史跑爬到胖老母的前面,大声喊到,上仙饶命,老母年迈昏聩,请上仙饶命啊。
同时七、八个壮汉已架起刺史的胖老母向院外走去。
胖老母一边挣杂,一边大喊:
刺史娘放我下来,我还要同上仙讨一颗长生不老丹哩。
院子里的人一下了跑了个精光,只有刺史还在小鸡啄米般的磕头讨饶。我开口说道:
我约束家眷,不可为胡作非为,去吧。
刺史如蒙大赦,倒着退出院子,额头流出鲜血糊了一脸。
转眼出发的时间到了,刺史带了一个录事参军给我引荐,此人姓于,生得象个书生,白白净净的,也不爱说话。
我打扮成一个小兵的模样,挎了一把朴刀跟在他身旁。
自从进了宋州,就没有了被窥视的感觉。我仔细体味了多次,的确是没了。
我猜想会不会那东西在人多混乱的城市失去某些能力,或者干脆就不敢进入城市。我想起前世的某些封建迷信的说法,说鬼怕阳气重的地方。
阳气旺盛的地方莫过于军营,于是我便有了混在五百士兵中间,去到更大的城市洛阳的想法。在洛阳住上一段时间,估计就把那个追踪者甩掉了,实在不行就再回洛阳。
我们自然不会走到洛阴,一百人是正经的骑兵,一人双马,其余人坐马车,我还坐了一辆唐朝的豪华马车,三匹马拉,车箱很多包角都铜制的。
车厢很宽敞,于参军在车厢里贴身保护。
我贴了轻身符,不觉得颠簸,也给于参军贴了一张。于参军感到新奇,过了一会儿问我。
于参军到了洛阳会人会将我们杀掉,我还没有出儿子呢?
我说:
我那是我吓唬刺史贪心的老娘的。
于参军说:
于参军他也不信,上仙怎么滥杀无辜呢。
看太阳估计差不多下午三点左右,于参军说走了一百多里了,要找个他方休息,我说最好是城镇。
于参军说过了前面一片丘陵地带就有一座小县城,不过这一段路不太平。我说无妨,多派斥候,发现了贼匪我都抓了,送他一件功劳。于参军兴高采烈的去安排了。
十几分钟后就发现了情况,离官道很近的一座小山后面,两伙人正在对峙。
于参军一听就兴奋了,命人赶快发号炮,说打起来就不好抓捕,让兄弟们受了伤就不美了。
三声号炮响完,半个小时后我们才赶到这处小山谷。
两方人马还在对峙,三声号炮可能使他们惊疑不定,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我们来了四百人,一百骑兵因马匹不好翻山,就留下看马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