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花开花落,时光荏苒,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走过半个多世纪。这些年来,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些改变都源于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梦——中国梦。
让我们回头看看过往,1954年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也不到100元,要知道,那时候军人最高阶级——元帅的年收入也才500多元,更何况老百姓呢?在当时,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左右,从1840年到1949年间,GDP年均增长不到百分之一。那时候,世界诸多国家都认为,中国,没有前程。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时美国和苏联都十分不解,中国的核弹轴从何而来?毕竟当时苏联只向中国提供了核反应堆4%的设备和40%的图纸。可他们不知道的是,1953年时,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就向国家提出建议,发展自己的原子弹事业。1955年1月份,开始决心搞自己的原子弹。从1955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在全国各地找轴,可偏偏中国又是一个贫轴的国家,虽然还是在很多地方陆陆续续的发现了轴,但以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如果进行开采,不仅时间上需要耗费很久,而且最终所提炼的亦是少之又少。所以中国选择了更极端的一种方法:“全民找矿,全民挖矿。”1958年,二机部要求全民找矿,大批农民被动员起来,在地质队培训下,使用闪烁计数器和盖革计数器,对广大区域进行了大面积快速勘探。大型铀矿深入地下,难以短时间内开采出来,数万名接受了矿物挖掘和处理训练的农民矿工就一起出动在湖南、广东、辽宁开采接近地表的铀矿。提炼厂短时间里出不来,就建立铀矿处理小作坊,使用几个大罐子装上碎矿石、硝酸和硫酸进行提炼。虽然这种提炼方式,不能完全提炼。但是,也在1961年以前,提供了150吨铀精矿。可以说,为了这一颗原子弹,当时的中国不惜倾尽所有,纵然耗尽一切,也要研发。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在1964年的10月份,中国的第1颗原子弹爆炸。想必在当时,所有中国人的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
科技的与日俱进,势必离不开经济的蒸蒸日上。昔日夜晚的漆黑早已不复存在,与之更替的,是灯光带来的落英缤纷,郝世英好副营长,您看到了吗?开国大典那天,飞机不够,所以飞两遍,而现在,飞机够了,再也不用飞两遍了,***周总理,您看到了吗……
这些年来,中国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几代中国青年的奋斗与付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这些个中国青年,绝不会由今天的中国!
***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作为少年的我们,终有一天也会成长为青年。为了到时予国家、予世界美好的未来作为回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发展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出自顾炎武的名句,是多少怀揣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的座右铭,当然它也是当代无数拥有远大志向的少年的心声。我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的梦,必将会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实现。
老将不死,薪火相传。